第三十八章 亚历山大火车站(2 / 2)

哈菲兹就是其中一员。

“哈菲兹?”西装革履的埃及绅士将手放在胸口,肃然起敬,“只有能背诵全部经文的学者,才能称为哈菲兹吧!”

“是的,我出生于阿富汗的经学世家,十分精通经文。年轻的时候,还因为学识出众,于埃及的艾资哈尔大学进修过——那时,阿里帕夏才刚刚统治埃及,一切都很纯净。”哈菲兹闭上眼睛,回忆过去的埃及。

那时他才二十多岁!埃及民众生活幸福之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男耕女织,生活在浪漫的田园生活中,不用当兵,不用承担沉重的赋税,无忧无虑,唯一的念想就生下孩子,将生活传承给后代。

之后,便可以回到天堂,悠闲的躺在美人怀里,享受品尝不尽的紫葡萄了。

现在呢?

哈菲兹一路走来,到处见到被驱赶出祖传土地的佃农,只因为伊斯梅尔那位被全国左右的昏君,宣布土地是地主私有的,神圣而不可侵犯,哪怕是居住在土地上世代耕作的农民!

当然,所谓的土地私有,也只不过是伊斯梅尔编织的美好谎言罢了——他总是鼓吹要保护私有财产,装成一个开明的君主,而骨子里仍是为暴君,只是他不会自己去做坏事,而是交由亚历山大总督穆哈兰尼贝伊做坏事。

可怜的是,那些因为恰巧就住在铁路沿线,被残忍赶走的住户,在他们的房子被拆掉是,还一抹一把泪的对哈菲兹说:“....伊斯梅尔殿下本意是好的,就是穆哈兰尼贝伊执行歪了!”

在最后,那位农民不得不收拾行囊,舍弃辛苦耕耘的棉花田,投靠亚历山大城的亲戚,找座新开的工厂做活,维持生计。

想到这里,哈菲兹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心情,指着火车站中忙碌的装修工人说道:“您看看吧!正是易卜拉欣帕夏和伊斯梅尔帕夏,偏要向欧洲人学习,搞什么工业化,这些人才成为了工人,被迫从事如此劳累的工作!”

“您说的有些言重了吧!”埃及绅士听到哈菲兹直呼伊斯梅尔的大名,瞬间变得有些慌张。

他还是有些人脉的,朦朦胧胧的知道有个组织,专门对付伊斯梅尔的反对派。

可哈菲兹还是在发泄着对工业化的不满。

“那些混凝土,那些玻璃,那些大理石墙壁和花岗岩立柱,那些五颜六色的颜料和橡木制的地板,有哪些是埃及人民所需要的呢?”他浑身颤抖着说,“可埃及人们却不得不为一两块面饼,被迫放下全部尊严,在昏暗的厂房里生产这些东西。我亲眼看过——里面弥漫着的白色蒸汽比土耳其浴室还要多,工人们热的昏厥了,还要强撑着劳动着。”

在哈菲兹看来,伊斯梅尔好像就像法老王一样,鞭挞着埃及人去修金字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