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喜宴悲歌(1 / 2)

晚间,省中医后勤部餐厅,三号宴会厅内灯火辉煌,热气腾腾、香气缭绕。十几人的大圆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周围座无虚席。宾客都来自沂蒙山老区,这也可说是同乡宴会。在坐的有原卫生厅副厅长姚广、夫人王素珍。新任卫生厅副厅长林子浩、夫人翁长菊、儿子林永强。现任省中医后勤部部长翁方格、夫人袁炳芬。蒙山县卫生局局长陶见春、夫人金相兰、女儿桃红。他们这些人与沂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姚广是沂蒙的老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沂蒙群众,历经百战,创建了沂蒙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赶跑了敌人,解放了人民,与沂蒙的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建国后,姚广这位革命的老沂蒙,仍然保持着革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革命干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使这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飞速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一下跃居全国先进行列。

此后,姚广升省卫生厅工作,但他仍不忘旧情,时时刻刻惦念着沂蒙,惦念着那里人民,惦念着那里的山山水水。

与此同时,在党的领导下,和他一起奋战在沂蒙的战友,也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拔重用,和姚广有兄弟情宜的翁方格陶见春两个小兄弟,也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

此后兄弟三的交往日渐频繁,友情也日日增厚。

但,老大哥姚广从权位上退下来后,门可落雀,三位兄弟也山南河北少有碰面。为此,姚广还写小诗感慨了一番。诗是这样写的:

权握客登门,权落无亲人。

挚友有多少,贫寒见人心。

显而易见,姚老大人对大权旁落之时的门可落雀,别有一番感慨,特别是有生死之交的两位小兄弟的少有登门,并不顾他的薄面硬是把三牛辞了,又是感慨良多。为此也有小诗曰:

生生死死长相依,千难万险不言弃。

一旦利害相冲突,忘却桃园三结义。

这样以来三个结义兄弟之间也就稍有阴影出现。当他看到铮铮沂蒙男儿田三牛,因被辞退倒在他怀里悲声不绝的时候,耿直良善的姚老沂蒙悲情顿生,感慨多多。又有小诗曰:

可怜一尊黑男子,家中无子也无妻。

只因一个美姑娘,前程断送被抛弃。

感慨归感慨,同情归同情,虎老不伤人,况且还有生死之交的兄弟情义,更使他难以启齿问责。对此也只得感叹一番,忍气呑声,眼看着黑三牛饱含热泪背起行李卷登上南去的客车。

除此之外,林子浩也来自沂蒙山区王家庄一个农民家庭里,和姚广的夫人王素珍娘家是要好邻居,林子浩济南中医医科学院毕业后分派至省中医当了见习大夫,小青年虽来自农村,但却头脑灵活,风流倜傥,凛凛一表,说话做事果敢坚定,人缘不错。这些优点被老于世故的省中医后勤部长翁方格瞄上了,主动出面把正在济南医药学院就读的长女翁长菊许配于他,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他的工作业绩突出,林子浩很快就被提拔到省中医的领导岗位。林子浩也确实是个很有才干的青年,负责哪项工作都是走在全省的前头,成为全省乃至全囯卫生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有了这些荣誉,他很快升至省中医院党部书记。省中医院三大部,院党部、后勤部、住院部,他爷俩就占据了两部,成为省中医的两根铁柱子。此时,林子浩青春正旺,很快升至省厅一处任人事处长,到今日一跃成为省厅副厅长成为声明显赫的囯家高级干部。

就在这前不久林子浩之子林永强山东经济学院毕业分配至省防站干财务工作,其父母家乡观念较强,想给找个从家乡来济工作的贤淑漂亮的姑娘做儿媳。翁长菊曾多次在省中医接触过小陶红,陶红的俊俏模样,贤淑而豁达的胸襟脾性,很受她的赏识青睐,又有其父的这层关系,就把儿媳的目标锁定在了她的身上。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出自小官员家庭貌若天仙般的姑娘,竟爱上了那么个来自光棍子家庭的水电工,而且还爱的那么深切,那么的昏天黑地。由于他们的悬差过大,以致于旁观者都不相信他们的爱情会是真的,就连老如世故的翁方格也都认为那只不过是小儿游戏而已,真正说让陶红嫁给田三牛这二杆子半老头,那可是弥天大谎的事情,但他们仔细观察了下,还真有那样的来头,小陶红沾不动地依在那后窗上,那么依恋,那么含情脉脉,那么神情专注地看着在办公室忙碌着的田三牛。还隔三岔五地俩人在一起吃顿蒙山水饺,喝上顿蒙山糁。啦啦蒙山呱,唱唱蒙山歌。叫劲地预示着他们是蒙山人,有着共同的语言和爱好。有了这样的观察,又有让其做儿媳的选择。在那种大环境条件下,治作田三牛还不是老虎吃羔羊般地容易。也该当这田三牛打光棍的命,就在这万分紧要关头,省卫生厅又公布了一则文件,清理厅级直属单位的临时工,合同工。田三牛虽是人事部门招考录用的合同制工人,又有大专学历,又是以工代干的科长,但从性质上讲还是合同制。

文件也不是一刀切,对于那些表现突出,技术拔尖,岗位又急需的合同制工人,可以继续留用,或者上报材料分批分期转正。

假若田三牛选择的恋爱对像不是陶红,或者翁长菊夫妇选择的儿媳也不是陶红的话,那么这则文件给田三牛带来的好处那是极大的,翁方格一句话,表现突出、技术拔尖、岗位急需、转正使用。

可事情往往会是那么凑巧,偏偏是翁长菊夫妇选择了陶红,田三牛也选择了陶红。悲剧的产生大概都是在这样的巧合中产生的。本来翁家爷们和陶家夫妇得找茬解除田三牛的合同,把他弄得远远的,省得在陶红眼前里引些是非。有了这则文件,那可是顺理成章的、悄无声息的就把事情做了。最抹不开面子的姚老大人那里也无需怎么解释。有文件在谁都晃动不得。

田三牛辞退了,已没有半点理由再在省中医水电科呆下去了,只得卷起行李立即走路。三牛的离去,翁家爷们的内心如同一架完好的机器出现了点小故障,伸手一下又排除了的畅快感觉;陶家夫妇的内心如同肉中扎进了一根草刺,伸手一下拔掉了的感觉。虽然闺女听了昏倒床上,着实疼了阵子,可毕景是短暂的,下那雷暴雨似的一阵也就过去了,之后,必定是个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

翁方格一生辉煌荣耀,儿孙满堂,在即将退休之际,闺婿又荣升厅级高干,外孙大学毕业谋了个好差事,又顺利地辞退了田三牛,扫除了横在外孙婚姻道路上的一点小障碍,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畅,那么的令人兴奋,内心真如春风得意,特设佳宴,老乡亲友聚会,以表自已的得意之情和豪情满怀之志。

宴席丰盛而高档,酒是白兰地,烟是大中华,菜是山珍、海味样样俱全。翁方格坐主陪位上,得意洋洋、谈笑风生,看看宾至菜齐,举杯开言道:“老乡见老乡,末曾开言泪汪汪。老乡加亲情,酒浓情更浓。我先按咱沂蒙规矩喝三杯酒,以示咱们桃园三结义的情义和老乡加亲情的情义。”说完三杯酒下了肚。在座的佳宾除陶红没喝三杯之外,其他人都高高兴兴喝了三杯。按沂蒙家乡习俗,主陪提的酒必须得喝出来,不喝出来就是对主陪的不敬。如实在有特殊情况喝不出来,可向主陪事先讲淸楚。不然主陪会有意见的。有肚量小的主陪会当即谢客。其母金相兰瞟了一眼女儿的酒杯,打圆场说:“小女红红从末沾过酒,不胜酒力,身体又有点欠佳,还请二哥多多见谅!”方格朝她微微一笑说道:“小女孩子,不会喝酒是温柔贤淑的表现,是优点。永强替小红喝它!”林永强白面书生模样,听姥爷叫他替小红喝酒,心中喜悦,他就和陶红挨肩坐着,看了眼愁眉不展低头不语的小陶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景端祥起陶红的模样来,当着那么多长辈亲属的面,把陶红看得好不自在。

不善言谈贤惠温良的袁炳芬坐副陪位上,接丈夫的话题说:“俺也提三杯酒,表三个意思,一个是祝俺女婿子浩荣升高位!二个是祝陶林两家早结秦晋之好!三个是祝俺姚大哥、大嫂身体健康永远不老。”大家一齐端起酒杯齐声喝彩,赞扬其提得好,提得妙。姚广、素珍一直没露笑模样,此刻提到他俩了,也禁不住哈哈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也和大家一样连喝了三杯。这次林永强没用他姥爷提示,斜眼一看陶红杯里酒没动,就一声不响地端起来全喝了。其母翁长菊看了笑说道:“你看俺强强真会疼人,就恐怕红红喝醉了,一杯杯的都替红红喝了。”陶红的母亲金相兰接说道:“永强这孩子长得白马王子般,做起事来也讨人喜欢。”翁长菊听陶红母亲的赞扬,心里十分高兴,指儿子道:“强强!伯母夸你呢!还不快谢谢伯母。”

永强站起来,一本正经地点头施礼道:“谢谢伯母的夸奖,祝伯伯、伯母康健,陶红小妹青春永驻。”大家都笑了,老翁坐在上岗上,笑的脸上像是开放了的月季花。只有陶红笑不起来,坐在那里低头不语,心不在焉。愁眉不展。其父母知道闺女心中没有放下那个黑三牛,心里暗暗骂道:“嘲巴闺女,这样的场合,多少给人个笑脸,留下个好的印像。老是拉拉个脸子,像是人欠她八担黑豆似的。”

其实她光知道骂,却没想一想闺女此刻的感受。

她眼瞟着桌上的白兰地酒,心中想着大明湖得月楼上和三牛幸福地坐在那里,仲书家小两口拿着一瓶白兰地酒向她二人敬酒的情景。仲书那“你祝我们龙配凤,我祝你们凤佩龙。”的淸亮话语始终在耳际萦绕。大明湖上的情歌也不时在脑中浮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