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器”与“道”28(1 / 2)

北方以麦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因南北双方互通有无,故无论华朝还是邺朝皆有米面,不禁通商也是南北对立的两大王朝少有的共识。

这在谢灵均看来是极赋政治智慧的决定,南邺手工业强大需要市场,北华地大人多需要货物,双方如果禁绝商业往来都是自断生路,而当下这种互惠互利的形势才是最正确的。

南米粮铺中有不少上好的糯米,珠圆玉润的米粒像是一颗颗珍珠,只不过价钱也是较贵,能出现在南阳县这种县城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有不少的富人以及世家子弟。

谢灵均并不在意糯米的价格挥手便买下,糯米相比稻米甜度更高,相比他粮食更易发酵,而酿出的糯米酒也相对温和、顺畅更适少量饮用。

福伯虽然不知小郎为何要买糯米,但并未多问,将一石糯米扛上车后便转头对谢灵均道:“小郎,咱们家也有水田,只不过原先都是种的稻米,若小郎喜欢吃糯米,来年便让庄户种上。”

谢灵均微微一笑:“这些糯米是用来酿酒的,不是用来吃的。”

“酿酒?!”

福伯惊讶的扭过头来道:“小郎咱们家谁会酿酒?这可不是玩笑,一来朝廷不许私酿酒水,非大店无有酿造铜牌,二来酿酒之法皆为各大店家不传之秘……”

瞧见福伯的紧张模样,谢灵均撇嘴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当然是我酿!你说的这些我都知晓,但律法有云:世家酿酒不足五十斤者不算私酿酒水!咱们就少酿些自己喝又算不得作奸犯科,小郎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怕小郎浪费粮食……”

福伯小声嘀咕了一句,但瞧见小郎志在必得的模样,实让他说不出丧气的话来。

何况他心中也想让谢灵均受挫,以免想出一出是一出,在福伯看来读书人入仕便好,怎能每日想着这些奇技淫巧,在他眼中这便是不务正业,就连做商贾之事他都不愿小郎搀和。

对于福伯的怀疑谢灵均权当没看见,他之前便向家中做粮食生意的钱益了解过,无论在北华还是在南邺,酿酒技法都是不传之秘。

原本谢灵均还不理解,但回顾历史才发现,中华大地在经历过数百年的混战割据之后,许多技法都成了“传家宝”,想想也是,只有在稳定繁荣的王朝,科学技术才会突飞猛进,乱世之中谁不把自家的东西看得紧紧的?

至于酿酒之法谢灵均自然是了然于胸,上辈子过年过节回农村老家,喝的都是自酿的纯粮酒,有一次在远房大伯的忽悠下将刚刚启封的烧刀子灌下去,他整整睡了一天一夜,起床之后倒是头也不疼,嘴也不干,那“美好记忆”到现在也忘不掉,大伯拍着胸脯说只有正宗的纯粮酒才能这般舒坦。

传统的发酵酒在农村可谓家喻户晓,有些人家还会往里加一些水果,冰糖等等以提供风味独特的口感,但真正的高度酒还要看蒸馏。

蒸馏酒度数高,酒液清澈,唯一不足的也就是几百斤的粮食才能蒸馏出几十斤的酒水来,而那些糟粕无论如何蒸馏,都会产生极大的浪费。

眼下谢灵均打算稍稍试一下,看看产量和味道,再考察一下市场反应,否则投入太大,收益不成正比那便是亏本的买卖,跨出第一步非常重要,他打算给这个世界一点小小的震撼……

当然,更重要的是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那几千张嘴……人性,道德,理想,观念,公序良俗,甚至是权利在金钱面前都会变得不堪一击,如果再有人站在自己面前说什么“金钱在梦想面前屁也不是”的鬼话,谢灵均一定会狠狠地给他个大批兜!

天光亮起的时候依云便带着小奴在洒扫庭院,这种宅邸每日都需打扫,否则便会落灰,寻常人家倒也无所谓,但依云却坚持认为书香门第就不该落下灰尘,还去了一趟张家木铺买了上好的松木地板请人重铺。

房屋都是木质结构,木地板自然也是这个时代大户人家的标配,一般进入这种厅堂都需拖鞋,就算过了数百年,此时的人们还保留了魏晋的遗风。

并且依旧以“筵”“席”为主,只是在极为私密时才会用桌椅,当下若是用桌椅招待客人,往往会被人家当作招待不周……

匠人忙活了许久才将地板铺好,是一种榫卯连接的地板,交错相连,但铺设在地面上却完全看不出拼接的缝隙。

待匠人走后,依云又带着小奴将地板好生的擦拭干净,刷过大漆和桐油的地板被擦拭干净,直到油亮油亮的表面都能照出人的模样来她才算满意。

此时的她以摇身一变成了谢家的内宅女管事,谢灵均倒是放心的将帐房钥匙以及内院交给她打理,这让小奴更加不满,但看着依云将家中收拾的如此妥帖,她好似也没有理由反对……

瞧见地上一尘不染的地板和俩人的半死的模样,谢灵均就知道依云下了多少工夫,这很好,至少说明她已彻底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了。

糯米比大米更耐看,珠圆玉润且白的让人喜爱。

酿酒的第一步便是要把米洗干净,依云在谢灵均的指导下不断的搓揉着刚买回来的糯米,将所有的杂质挑出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

浸水之后如同珍珠,当一双玉手插入其中在阳光的折射下便愈发精美,谢灵均不知自己该如何表达这种美,搜肠刮肚到词穷时,便只能装作不在意的模样偷偷欣赏。

依云为小郎很快便要用到这些糯米,谁知他却笑道:“现在不用,还需浸泡三日,记得每天换水,不能忘了!”

说完他便开始动手打造蒸馏设备,这种简单的蒸馏器械对于学医出身的谢灵均实在算不得什么复杂工艺,无论设备多么粗糙,只要能达到蒸馏效果就可以。

所有的东西都要经过高温蒸煮,杀菌这一点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很重要,谁也不知眼下会有什么样乱七八糟的细菌出现,破坏掉整个发酵的过程。

烫手的竹管被捞起放在干净的白纱布上,这些纱布还要在之后的过程中起到密封作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