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七舅姥爷!!16(2 / 2)

君子如玉不假,可看着谢灵均同刘初这位司曹官热情谈笑,两人不像初见更像是多年老友,王彦儒便愈发觉得摸不透这年轻人,而待他到了门口,便又一个个的同那些乡绅宿老告别,还特意用晚辈之礼目送人家离开,这便着实不易。

更让王彦儒惊诧的是,他瞧见了谢灵均从腰间解下一个秀袋扔给衙署的门子并且毫不避讳的打着招呼:“赵二,送你些栗子吃!热得很去去寒气!”

在朝堂上待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尤是谢灵均这般的年轻人,能如他这般笑如春分,一举一动皆是符合儒家之礼的实在少见,不光待人客气,就算是那些士人眼中的贱役,在他面前也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既能与自己这个县尊持礼而对,又能同刘初那般的司曹官有礼有节,还能同县衙的门子谈笑风生,有人说这是毫无尊卑礼法,可在王彦儒眼中却是八面玲珑!

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在仕途以及门阀之家中走的更远,那些所谓的迂腐君子没有一个能在云波诡谲的朝堂上长青,反倒是他这种人才能更长久。

一言一行,于细微之处便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未来,王彦儒觉得自己并未选错人,尤其是对方特意在月亮门处等候,他的笑容便更加满意了。

虽然他是陈郡谢氏的嫡脉,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依旧算是对他有知遇之恩,尤其是在最后作赋的阶段,旁人不知那《青苔赋》的造诣,自己却是知晓的。

尤其是当场讽刺那些人,不卑不亢的应对,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也是在那之后王彦儒才忍不住从屏风后出来,助他一臂之力。

其实从那里在脚店中的偶遇过后,王彦儒便知晓谢灵均是谁了,也从衙署官吏的口中得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人说他个纯纯的纨绔子弟,有人说他不堪大用,有人说他坠了世家名头,可描述与自己所见的谢家子完全不同,那个能在脚店之中将商贾之道说的如此另辟蹊径的,他是自己平生仅见第一人。

曾做过太府寺斡官长的他,太了解商贾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同样也了解眼下华朝的商贾与南邺商贾的不同,他当初就是因为向朝廷提出改革商贾之政,才被世家群起而攻之,不得已被皇帝萧极外放南阳县为县令。

刘初因为谢氏部曲才看好谢灵均,而王彦儒完全是因为谢灵均的才学,当然两人之间也并非是毫无关联,相反而是有着一层不为人知的纽带。

谢灵均并没有直接离开衙署,而是在门外等待王彦儒的再次招见,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能获得上上的品第是王彦儒从中发力的结果,用门子赵二的话说,这么些年乡里评议,就没见过有人能直接得授上上品第的!

果然,他等到了差役传话,跟随差役一路去了县衙后院,这里便算是县令自己的家宅。

“学生拜见县尊!”

瞧见面前躬身施礼的谢灵均,王彦儒怎么看怎么顺眼,并且还在他的脸上看到了熟悉的模样,不禁叹道:“此乃老夫的后宅,无需多礼,况且你不该唤老夫为县尊,而是外表舅姥爷。”

“外表舅姥爷?!”

谢灵均目瞪口呆的看向王彦儒随即惊醒:“家慈与您乃是表亲?”

王彦儒端详着眼前的少年郎,脸上满是欣慰与回忆,不由得感叹道:“你母亲王娥乃我琅琊王氏嫡房贵女,后来嫁给你父亲这个陈郡谢氏嫡脉嫡长也算门当户对。因是谢氏与王氏首次联姻,当年也算风光无限,只可惜你母亲在家中时便体弱多病,到了南阳生了你后便愈发不济……老夫是你母亲的七表舅,你这甥外孙自然该唤老夫一句舅姥爷的。”

“舅姥爷在上,请受灵均一拜!”

舅姥爷和母亲之间是什么关系谢灵均根本不清楚,但既然王彦儒这么说了,自然不会有假,世家之人最在乎的便是这种亲戚关系,自己理不清但人家理清了,只需要纳头便拜就是。

王彦儒上前托住谢灵均的胳膊扶起,仔细的上下打量道:“眉宇之间还是有娥娘的模样,你这孩子虽身在世家,却是命运不济,娘亲去的早,父亲也亡故,一个人撑着偌大的家业属实不易,受苦了。”

“七舅姥爷言重,甥外孙好歹也是嫡脉嫡长,不敢有怨。前些日子柳氏退婚,章先生前来见证,还特意给了甥外孙一封去往豫山书院的荐书嘞!”

谢灵均特意在炫耀的同时把柳氏退婚之事说出来,果然王彦儒听闻不禁大怒:“柳氏退婚?柳思泉那厮果然无情!当年与你父亲深交莫逆,现如今竟也派人来退婚,实是气煞我也!!”

谢灵均本打算把柳氏退婚之事向这位七舅姥爷告状一番,免得自己打了柳正让人家发难在先,没想到老人家比自己还火爆,当场便把柳三爷给臭骂一通。

这七舅姥爷认的不亏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