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北境军卒17(1 / 2)

别人参与乡里评议都是“快进快出”,唯有谢灵均被大老爷留下用饭,这热情程度着实让刘初摸不着头脑,且评议之后谢灵均几次前来衙署,而每一次几乎都是直奔后院,且门子还特意引路去的,这若没有县尊授意如何能行?

不得已便只能向衙署里的差人打听消息,谁消息最多?

自然是门子赵老二!

眼瞧着谢灵均的马车离开,刘初便抄着手进了门房,瞧见是司曹来了,赵老二便也起身:“刘司曹大驾啊!今日怎生来小老这地方?受累也没个坐的地。”

“某上你这就是寻个坐的地?!来打听个消息而已,你可知晓那谢家子与咱县尊大老爷是个什么关系?看着不像是公事上的来往,倒更像是自家子侄般的对待啊!”

“本就是自家子侄嘛!”

赵老二开口便让刘初大惊,靠在柱子上一个没站稳踉跄道:“竟还真是有亲故?!”

瞧见他的惊诧,赵老二笑眯眯的掏出谢灵均那日给的秀袋,从里面摸出一个枣子边吃边道:“这是自然,咱们县尊姓什么?”

“王,琅琊王……原是老娘舅?!”

“可不是老娘舅嘞!”赵老二摆了摆手道:“是爷孙辈,一个是七舅老爷,一个甥外孙!隔着辈的亲嘞!每次他来县尊都是热情至极,两人竟能对饮至午后,你可是知晓的,咱们这位大老爷雷打不动的要午睡,可只要与谢家子对饮便是……”

刘初微微皱眉,挑着眉头的看向赵老二道:“能与咱们县尊聊得有来有回,这谢家子可不简单啊!都聊些什么?”

“您这话问的,可算是问道于盲,俺老汉是能掉两句书袋,可人家说的都是儒学经典,那之乎者也的老汉我可听不明白,更别说还谈论世家之事,老汉可不敢多听。”

瞧见赵老二的苦笑,刘初便知道他没骗自己,随手扔出半吊钱道:“今日我便没来过你这,咱们的话烂在肚子里!”

赵老二喜上眉梢,张着漏风的嘴嘎嘎笑道:“刘司曹发话了,老汉当然记下!”

“算你这老狗识相!”

刘初转身离开,这门房他一刻也不愿多待,味道难闻不说,赵老二那双晶亮的招子看的人着实不舒坦。

待刘初前脚走,后脚赵老二便啐上一口:“什么东西!仗着刘氏便猖狂,也不瞧瞧自己一个小小司曹才是多大的官,谢家子的事老汉可不敢说,人家背后可不是能招惹的嘞!”

赵老二清楚的听到谢家子在和县尊说过家中之事,也偷眼瞧见过县尊怒火中烧的模样,显然这背后有一个更大的事,甚至牵扯到了陈郡谢氏!

既然与陈郡谢氏牵扯在一起,那自己万万不敢言语,否则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作为衙署的门子,他是有眼力见的,更是知晓轻重,也有自己的思量,那谢家子对自己不错,从未把自己当作下等人来看,每次来都能客气的叫一声“老赵”。

就冲这句话,赵老二便觉得人谢家子把自己当个人,而不是刘初口中可以随意差遣,呼来喝去的老狗。

谢灵均并不知晓自己简单的一个“礼貌待人”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好处,他现在正坐着自家牛车向城外而去,得益于认下这个七舅老爷,眼下的自己也算有了一位可以出谋划策的前辈。

在别的方面他没有多说,但却向王彦儒咨询了关于谢氏的诸多事情,尤其是关于部曲家眷之事,这一支看似是负担的半军队组织,却连南阳郡的刘氏都给盯上,也让二房谢承运给盯上,这其中必有自己不知道的大事。

只不过这个七舅姥爷并未直接说出其中曲折,而是千叮咛万嘱咐不可推卸此事,更不可怠慢此事,务必要支应本家差遣,在瞧见王彦儒正色的态度后,谢灵均便知道这几千人的部曲亲眷自己是养定了!

大华已取消宵禁之制,对于南阳县这种繁荣的小县城夜晚才是最热闹的地方,不过大多数寻常百姓早已回家,不是谁都有闲钱和闲工夫在夜市中游玩的。

黄昏之时一些见不得人的买卖便悄然出现,比如从南朝而来的走私货,以及贩卖市面上不常见不货物的鬼市子,甚至是卖奴。

谢灵均对那些东西很感兴趣,但可惜家里还有事,福伯也固执的要回家自然不能在县城中耽搁。

透过牛车的车窗,谢灵均看的津津有味,这些商品和他上辈子见识过的东西无法相提并论,但却胜在花样繁多,每一件都是手工制品,且毫无重复之感。

绢花各色各样,箱笼上的图样也是各有变换,就算是锅碗瓢盆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当他看到一些插着草标的孩童后,笑容便立刻僵硬在了脸上。

人口买卖,这在他的认知中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事,何况这些稚嫩而麻木的小脸,封建王朝很久以前就废除了奴隶买卖,只不过直到现在还只是民不举官不究。

双方自愿的事,就没有什么律法所允许不允许的了。

“南阳也算富庶,却还有插标卖首者……”

福伯瞧见了谢灵均的表情,虽说有些奇怪却也低声道:“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卖去富贵人家也非坏事,这是那些孩子活命的机会,小郎之前也并未少见,何必如此?”

“见了这些总觉得心中不爽利。”

福伯倒是没有多少波澜,耷拉着眼皮道:“各人各命罢了!能被好人家挑走也不错,老奴当年就是被谢氏老太爷从人市子给挑走的,如今过活的还不错。”

“放心,您老有我呢!知晓您没儿子,这般扶持我,我便给您养老送终,莫要伤感了。”

福伯挥鞭的手突然便僵住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最后却大笑道:“小郎情义似海,可老奴身体还健硕的很嘞!”

谢灵均同样大笑着拍了拍他僵硬的肩膀道:“那也需要有人给你养老送终,你是我谢家的人也就是我的亲人,至少比我那惦记着长房家业的二叔亲,我不养你谁养你?”

无论北华还是南邺,都没有取消奴隶买卖,虽然官府有规定只有罚罪为奴者才是奴隶外,其他的奴隶一概不认,但事实上却存在大量的私奴。

这些私奴从而何人来?自然是被家中亲戚或是自己给卖掉的,虽说北华南邺都不承认私奴,但却承认卖身契这个东西,于是便有很多过活不下去的人家把孩子甚至是自己卖给有钱人家当奴婢的。

牛车缓缓驶向县城的城门,手拿长枪的看门老兵早已认得谢家的车驾,自不会多做盘查,在得了谢灵均甩出的一小包蜜饯后便唱了个肥喏,呵斥门口处的小贩莫要阻碍进出。

北华与南邺之间已经很久没有发生战争了,南阳县这种地处南北交界处的小县城便成了贸易的中转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