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店中之辩(1 / 2)

在县衙中报名参加乡里评议的整个过程都非常简单,只需要出具自己的户籍信息,且能与衙门的记载对得上,那就算是验明正身,这在谢灵均眼中有一百种方法能够轻松蒙骗过去。

事实证明门子的话是不可信的,谢灵均根本就没有瞧见县令大老爷的尊容,这时候才从旁人的口中得知,原来这位县尊身份不凡,竟是朝中文林馆学士,因为某些事导致他被贬出外,为南阳县县令。

不过这位县尊身兼小中正官,为国选材,谢灵均在乡里评议之时必然要受其考校,早晚还是要见面的,为此他还特意打听了这位县尊的出处,果然此人名曰王彦儒,出自琅琊王氏。

好家伙,琅琊王氏乃不弱陈郡谢氏的存在,同河阳卢氏,清河崔氏,并列为华朝四大世家,乃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忙完琐事,谢灵均便没有继续在衙署待下去的必要,那些学子之间假惺惺的客套他觉得毫无意义,非是瞧不起这些读书人,实在是不想被他们的做作所搅合在一起,刚刚还笑眯眯的对话,转脸就能鄙夷起来。

他在边上默不作声的站了许久,发现这些所谓的读书人都在以贬低别人为抬高自己的手段,其中真正有学识的一个也没有,想想也是,真要有学识也不会同他们混在一起了,明明都以具名过,却非要赖在衙署不走,高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把不怎么押韵的打油诗一遍又一遍的念出来。

“谢家公子请留步,我等打算去往脚店一叙,不知公子愿往否?”

谢灵均扭头瞧去,却是那刚刚告诉自己该如何具名的学子,但一想到他的做派便摇头道:“家中还有琐事,不敢久留县里,不日便要乡里评议,不知诸位可准备妥当?”

“啊!那我等便不留谢公子了。”

对方尴尬中带着的不满已快从眼睛里喷出来,谢灵均笑了笑便转身离开,这些人如果也能获得上等的评议,那便着实可笑了些,不用想也知道在自己离开后这些人又会说些什么。

都到了县城自然要看看这个时代的市井生活,谢灵均让福伯寻一处干净的脚店去,虽不愿同那些人高谈阔论,但脚店还是要去的,没有酿酒权的店铺就是脚店,有酿酒权的叫正店,这和宋代的规矩有点相似。

只不过北华的酒政更为严苛,虽然继承了隋朝的绝大多数官制与政策,但在酒政却是完全不同,隋朝开放酒水酿造,“罢官营酒坊,与百姓共之,远近大悦”,但经历过乱世之后,酒水酿造的权利再次被华朝所收回,酿造的权利只会分给官府认可的酒楼,而这些酒楼的背后东主往往都是世家门阀。

酒曲出自朝廷,世家门阀从朝廷高价购买酒曲后再酿酒贩卖,如此一来朝廷挣钱了,世家门阀得利了,唯有百姓承担了高昂的税收。

但即便如此,酒水依旧是个畅销货,官府甚至鼓励商贾贩卖酒水,以获得高昂的市税!没错,喝酒还要被扒三次皮,朝廷两次,世家门阀一次……

看着眼前不到三两的酒水,谢灵均指着酒盏惊讶道:“这点酒水居然要三十个大钱?!”

福伯不禁苦笑道:“可不是?小郎不如咱们回家自酿酒水去,世家可自酿五十斤,老奴不才也能用粟米酿酒,不比这脚店的酒水差嘞!”

边上的伙计闻言不禁陪笑道:“咱们这酒肆虽不是什么正经大店,可燔炙却是极好,二位稍待便有美食享用!”

燔炙便是烤肉,谢灵均笑着点头道:“也好,在外饮酒要的就是氛围。”

福伯却还是一脸的肉疼,低声嘟囔道:“不过是燔炙罢了,小郎要是欢喜便让依云姑娘去做,也不比这脚店差嘞!”

三两酒算不得多,但对于现在的谢灵均却刚刚好,只不过酒水浑浊,度数更是极低,入口酸涩差点让他给吐了出来,不由得叹道:“这般酒水实在太差,且不值那三十个大钱呢!你喝吧!”

福伯却是来者不拒,眼睛发亮的接过酒盏抿上一小口,继而眯着眼睛哈了口气,模样甚是享受,谢灵均不禁奇道:“这酒竟把你喝出如此模样,真是没见过世面!”

福伯低声笑道:“不瞒小郎,老奴已经三年未曾碰过酒水,当年还是同老爷在东都城中喝过一次,那酒水亮如清汤,酒气十足,唤曰梨花白,乃是东都城中快悦楼的佳酿,只不过却比不得今日……”

谢灵均点头道:“你若欢喜,我便抽空在家中酿些,算的多好,总比这里的浊酒要强,多了也能卖出去……”

不等他说完福伯便连连摆手道:“不敢让小郎劳作,至于贩卖更是不能沾边,咱们是世家,更不可碰触商贾之事,少些钱财是小,落了门第是大!”

谢灵均皱眉道:“事不可以点概面,商人渔利是不好,可商人也有优点,货运南北,通商有无,否则这南阳县城何来如此繁华?于国更是有益,只是常人看不到商贾的幸苦,却是眼馋人家赚钱,这可不该。”

福伯的嘴动了动,但最终没有说话,只是神情中的不屑却极为明显,谢灵均苦笑摇头,在他那个时代可不是这样,商人的地位极高,有些国家的豪商巨贾甚至堪比门阀。

“这位小哥好见地!”

谢灵均闻声瞧去便见脚店靠窗的座位上两位便服老者微笑看向自己,叉手施礼道:“小子拙见,让二位见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