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扬名(2 / 2)

突然众人便听得此前一筹莫展的胡俨惊喜赞叹出声。

随即胡俨环视众人出言询问道:“沐斌何在?”

此言一出,堂中众人皆看向沐斌。

沐斌在众人的瞩目中,起身行礼。

胡俨打量沐斌片刻,见他姿容俊秀,心中顿生欣赏之意,捋须笑着赞道:“诸多策论中,唯独你的见解独到,发人省醒,我国子监乃是为国选才之地,你既然能有此良策,我又岂能让明珠蒙尘,你可愿意与我入宫面圣,敬献良策,为陛下分忧。”

沐斌此番入京,本就有扬名京师,让永乐帝知道他沐氏后继有人,完全有能力继续替大明镇守云南边疆。

此番既然有机会面圣,一睹天颜,自然是乐意至极。

“多谢祭酒美誉!”沐斌赶紧笑着说道,“我愿随祭酒一行。”

胡俨闻言满意的捋须颔首。

随即,沐斌瞧了眼对面脸有不甘之色的丘松等人,对胡俨道:“敢问祭酒此番策论比试,胜负可有定论?”

胡俨闻言含笑点头,随即肃容看向丘松等人道:“尔等于国子监求学期间,多有不遵监规之事,今日又公然挑起争斗,我不得不罚,便令尔等抄写监规百遍,不得让人代抄,我会比对笔迹,违者我当重惩。”

“祭酒不公,朱勇他们也动手了,为何只惩罚我们。”

丘松挨了打,本就气愤难平,原指望着王贞亮能替他搬回一局,谁知最后让沐斌出尽了风头,到头来还要挨罚,他一时激愤不由出言反驳。

胡俨得了沐斌的策论,心中早已大定,却不料丘松不知好歹,依旧不依不饶,不由板脸不悦道:

“我有言在先,让你们各凭本事断是非对错,那时你反对,此刻胜负已分,你又胡搅蛮缠,是何道理?”

胡俨说完见丘松还欲争辩,不由动了真怒,训斥道:“你是国公之子,自有底气,可若,我的话你不听,我便禀明陛下,让陛下却与淇国公分说。”

如今的淇国公丘福正镇守北京,正因为家中无人管束,丘松才日益跋扈,他哪里敢让永乐帝因为此事责怪其父,闻言只好讪讪不敢再言。

一旁的朱勇见状心情大好,连连拍着沐斌的肩膀笑道:“文辉,好样的!”

胡俨见此间事了,便不欲再待,拿着策论,带着沐斌便兴冲冲的入宫去了。

.........

文华殿。

朱棣高坐御座,其下,太子朱高炽与诸位阁臣依次侍立。

之所以如此郑重,乃是因为今日朱棣终于要见一见不远万里而来的藏僧哈立麻了。

待哈立麻行礼如仪后,朱棣这才脸带笑意道:

“朕听闻,法师七岁正式出家,十岁便开始学习密法,二十岁左右开始四处传法,名声渐著,至如今已经享誉乌思藏,此番法师能不远万里入京面圣,朕心甚慰。”

哈立麻为了此番入京,能得到朝廷支持,让他所在教派在乌思藏势力更甚,可谓做足了准备,不仅不辞辛劳,而且出发前还特意学了明朝官话,便是为了能让大明天子青睐。

所以此番朱棣话刚落,其人便笑着说道:“贫僧虽处西垂之地,却也素闻大皇帝乃是一代明君雄主,此番能入京得见天颜,贫僧心喜不已。”

朱棣闻言脸上笑意更甚,随即想起关于变更治藏之策,内阁诸臣依旧各持自见,无有定论,一时不由心中不愉,脸带哀意继续说道:

“子欲养而亲不再,皇考与皇妣仙逝,朕欲报其恩,然未得其法,法师以智慧之业绩获得殊胜之成就,所以朕召法师入京,以求完成对诸善逝者之荐福仪轨,不知法师可否成全朕的一片孝心?”

“陛下真乃至孝之人。”哈立麻仿佛感同身受般,语带哀意,一脸肃穆颔首应道:“贫僧愿尽绵薄之力。”

朱棣闻言满意颔首,此番治藏之策未定,他也只好以做法事的名义让哈立麻暂时留京了。

“既如此,法师便下去准备吧!”

朱棣见事情已了,便笑着吩咐道。

哈立麻起身行礼,应声退出了文华殿。

待哈立麻离去后,朱棣这才看向殿中诸人,语带不悦道:“关于治藏之策诸位可有定论?”

六位阁臣闻言彼此对视,却无人率先出言,因为私下里他们早有争论,只是一时还未说服彼此罢了!

朱棣见状不由微皱眉头,将目光从诸位阁臣身上移开,看向朱高炽道:“太子,你可有良策?”

朱高炽贵为太子,自然已有东宫僚属,其中又以解缙最得他看重,毕竟当年储位之争时,正是解缙的那句“好圣孙”才让他夺得储位。

可此番让他为难的事情是,关于变更治藏之策,解缙一直是持反对立场,所以此番被朱棣问及此事,他不由心中游移不定。

正当朱高炽久久不语,朱棣怒气渐起之际,乾清宫管事太监王彦入殿禀告“胡俨有治藏之策要献于陛下”。

“宣!”

朱棣暂时按捺住心中的不悦,吩咐道。

而一旁的朱高炽则不由大大的松了口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