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偏方(2 / 2)

结果,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有些蝌蚪实在没有眼力见儿,居然在关键时候跑到上下牙齿中间,苏云咬到它们了!

顾不上思考咬到了几只蝌蚪,也不敢想象它们被碎尸后的样子,苏云强忍着恶心,赶紧多喝了几口水,希望能把那些说不上来是什么的东西冲刷掉,让自己的口腔恢复干净。

连水都是腥的!苏云忍不住干呕,眼泪也掉下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值得高兴的是,总算完成任务了。苏云也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和“受害者”,田文秀也会让自己的儿子们喝,既然能败火,当然大家都要喝,只不过长一身红疙瘩的苏云要喝得多一些。

对春夏之际不能不喝的蝌蚪,苏云主要感到恶心,但对它们的成年形态——青蛙、癞蛤蟆,以及所有长得类似的各种蛙,苏云却觉得害怕。

那时夏天一下雨,院子里总会有各种地方冒出癞蛤蟆。在屋里不出门还好,一出门苏云十有八九会碰到,有时一次甚至碰到不止一只,好像这些蛤蟆就是为雨而生、注定要跟苏云相见似的。

雨下得特别大时,往往看不清地面。倘若苏云恰好要到南屋后面的厕所,那她往往要经历这样的场景:出南屋门,打着伞在水池旁边正走着,在穿凉鞋或拖鞋的脚踩到地面时,前方地上忽然有个东西蹦一下,苏云被吓一跳,仔细一看是只跟自己脚差不多大的癞蛤蟆。或者这段路一切正常,苏云顺利走到东屋南屋交界处,在挨着南屋的棚子底下收好伞,然后继续往前走,以为能躲过一劫,结果在地砖的缝隙处却跳出一只蛤蟆。也有时候运气好一点,蛤蟆不在脚前,而是在远处的泥地上,正常情况下不往那边走是发现不了的,但它却偏要动一下让苏云看到。这时苏云虽然紧张,但也庆幸还好有些距离,不像在脚边那么让人害怕。

如果前三处蛤蟆高发地都没看到蛤蟆的话,那么出了棚子右转,往夹在南屋和邻居墙壁中间、大概有两人宽的厕所所在的通道走时,苏云就得留意了。挨着邻居一侧的地上有一条凹陷的下水通道,往往这里会趴着一只蛤蟆。

这时苏云就要考虑了:是快速跑过去,还是再忍忍?如果跑过去,离得那么近,蛤蟆会不会跳到自己脚上?拿伞能不能挡住?如果忍着不上厕所的话,过会儿再过来,它会不会还在?

倘若前几关都过了,到了通道中间的蹲厕位置时,苏云可能还会面临一次考验。

蹲厕前面大概有两三米长的位置地势很低,方便雨水通过墙下的小洞流到过道,再顺着过道流出去。在上厕所之前,苏云会再三确认地势低洼的那块地方有没有癞蛤蟆,不然正上着厕所发现了,那可来不及跑的!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在哪里碰见癞蛤蟆,夏天的下雨天上厕所成了恐怖且麻烦的事儿,苏云能不出南屋门就不出,能不上厕所就不上厕所。如果一定得出门上厕所,在出南屋门前,苏云会先隔着门上的纱窗仔细侦查一下附近的地面。

但也不是说不下雨时,苏云就都敢上厕所了,至少晚上就不太敢。

去厕所的路既黑又曲折,去一次厕所,苏云要拉一路的灯绳,试图通过接力赛式的照明来减少害怕。先是南屋中间房间的,亮灯后可以照到南屋门口;然后是南屋门外的,拉开后基本能看清院子;之后是南屋东北角的,主要照亮南屋东屋交界处棚子下面的空间;最后是南屋东南角的,在棚子与厕所通道交界处,大概能照清厕所所在的通道。

可即使这些灯泡都亮了,照明范围还是有限。看不清离光源较远的大片区域,苏云就会脑补各种可怕的画面。

走到棚子下面时,苏云总觉得东侧挨着邻居那块杂物区藏着各种妖魔鬼怪。大狗黑黑还养在棚子和杂物区中间时,上厕所有它作伴,苏云还不那么害怕。后来,黑黑被拉走卖掉了,苏云上厕所就没有保护神和护身符了。苏云记得黑黑离开时眼里的信任、疑惑和不舍,没有话语权的苏云知道黑黑接下来会是什么命运,但那时的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被牵走。就跟后来自己齐腰的头发被剪成短发卖掉一样,除了流泪,苏云什么也做不了。

没有黑黑在,苏云晚上上厕所时,既担心黑影躲在棚子东侧的杂物区,又害怕黑影藏在蹲厕顶部跟南屋差不多高的遮雨棚上,还害怕黑影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上一次厕所,苏云要转头看很多次危险区域来确认没有意外,脖子倒成了苏云上厕所时身体最累的部位了。

同样,也不是说不下雨时,苏云就遇不到蛤蟆了。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苏云也多次遇到过蛤蟆。

东屋后面有片土地,田文秀曾在这里靠近北边邻居家的位置圈养过别人送来的活的鸡鸭鹅,苏云因此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过这些家禽,也因此多次收过双黄蛋,甚至偶尔还能收上三黄蛋。鸡鸭鹅旁边空着的地方有时会种上菜,偶尔需要翻一下土地。一次,苏云等着收鸡蛋,闲来无事翻起角落里的大石头。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石头下面居然有只大蛤蟆!

情况过于突然,苏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来不及想象蛤蟆为什么能在一块巨大的石头底下,也顾不上看蛤蟆是死是活,就赶快跑开了。从此再去那块土地,苏云就有些提心吊胆了。

除了那时生活的后院,偶尔去一次前院,苏云也遇到过蛤蟆。苏云记得也是一个雨天,蛤蟆在前院院子里挨着石棉瓦的梧桐树树坑里,体型没有后院看到的大。

后来在郑风苑景区的荷花池旁,在南街中学新校址办公楼前的草地上,苏云都遇到过蛤蟆。只不过跟小时候后院经常见到的那一只或者几只比起来,外面的蛤蟆体型都小很多,只能算是迷你版的。

过高的出现频率让蛤蟆几乎成了苏云的童年噩梦。苏云有一次听田文秀说,对面大人不在家,小孩不懂事,直接用手抓起了蛤蟆。苏云仿佛看到了小孩抓蛤蟆的画面,仿佛看到了蛤蟆满身的疙瘩,同时苏云也不得不佩服小孩胆子真大。后来苏云更是做梦梦到了过道、前后院子里,目之所及满地都是青蛙和蛤蟆,苏云不管站在哪里,最近的青蛙和蛤蟆都离她不足一米,突破了她心里的安全距离。醒了之后,苏云庆幸还好只是个梦,但这个梦却像真实发生过一样,让苏云记了很久很久。

苏云有时候忍不住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喝了蝌蚪,所以它们要来找自己报仇?那些活着进肚子的蝌蚪,会在肚子里长大吗?会不会哪天自己说着话,嘴里蹦出来一只青蛙?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是什么,是不是一个身上没有疙瘩,一个身上有疙瘩?如果是的话,自己身上长这么多红疙瘩,又经常碰到癞蛤蟆,会不会变成《水月洞天》里咬死血蟒的那种毒蛤蟆?或者会不会变成《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五毒怪啊?

想想就觉得可怕,苏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当然,蛤蟆不是唯一的可怕,壁虎也是其中一种。在南屋内外高处的墙面上、头顶的灯泡或灯管旁,苏云都见到过壁虎,苏云也曾为壁虎断尾求生的故事惊叹过。只不过远观还行,近距离接触就不那么美妙了。

一次苏云参加合唱队演出,早早起床换好演出服,刚推开南屋外面的纱窗门,一只壁虎似乎反应不及,瞬间掉在了苏云胳膊上。虽然穿的是长袖衬衫,壁虎没有直接跟自己的胳膊亲密接触,苏云还是被吓得飞速甩起了胳膊。

还有一次,田文秀和其他大人出远门串亲戚,提前交代苏燕和苏云,晚上会回家很晚,让她俩困了早点睡觉,不用等他们。苏燕那天睡得早一点,苏云要睡觉时,刚掀开被子,忽然看到小床床头的墙壁上吸着一只壁虎,吓得她赶紧后退一步,用力摇醒睡在旁边大床上的苏燕。

担心壁虎趁人睡着了再跑到床边,苏燕和苏云就把小床上的被褥都掀起来,还把床挪得离墙壁远了一点。但壁虎早已躲藏起来,她们翻了半天也没找到壁虎的身影。苏燕和苏云本想等大人回来,告诉大人小床附近危险,但时间已经很晚,等着等着姐妹俩就犯起困来。

于是,她们想了个办法,给大人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小心,有壁虎”,贴在了发现壁虎的位置。留完纸条后,苏云不敢再去小床上睡觉,就跟苏燕一起睡到了大床上。

大人回来后看到纸条,似乎根本没放在心上,简单收拾了小床,就睡在了上面。睡醒后说起来,还觉得姐妹俩大惊小怪,有壁虎怎么就不能睡了。

苏云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害怕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别人也会害怕。

除了蛤蟆和壁虎,苏云也怕蛇。但苏云自己没碰到过,只是听身边很多人说过见到蛇的情景,所以蛇几乎没给苏云留下过阴影。

苏燕见到过蛇。说是在过道南边荒废院子的墙边,从小洞里钻出来,又钻回去了。苏燕边形容边用手模仿蛇的样子,半截身子立起来,蛇头往前一伸一伸的,还说看到蛇吐信子,很是恐怖。

二伯二娘见到过蛇。据说在他们卧室头顶,天热了要开吊扇,发现有故障准备修理。结果一检查,才知道吊扇上方缠了一条蛇,小半截身子往下垂着,发现的时候蛇已经死了有一段时间了。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觉得后怕,假如蛇没死,会不会趁人睡着的时候攻击人呢?

田文秀也见到过蛇。那时苏云苏燕还在前院生活,据说有一年在后院东屋门前,挨着北边邻居的种菜小花坛的旁边出现了蛇,被田文秀碰到了。苏云后来问起这件事,田文秀说,遇蛇不用害怕,竹竿是蛇它舅,拿竹竿就能吓唬它。

苏云忍不住好奇,为什么说竹竿是蛇的舅舅,难道因为都是长条状的,蛇眼神不好分不清楚?不过知道了蛇有克星,苏云有了一点点心理准备,也有了点面对蛇的底气。倘若将来某天跟蛇狭路相逢,苏云或许不至于特别害怕。

喝了两三年蝌蚪后,上初中的苏云身上又一次长红疙瘩时,新后妈孙西萍带苏云去了西关一家诊所。

医生给苏云开了一种叫息斯敏的白色药片,说能治皮肤过敏。服用药物的同时,苏云也陆续在红疙瘩上涂过皮炎平、无极膏、红霉素软膏之类的药膏。

苏云不用再喝蝌蚪了。内外都有新克星,红疙瘩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嚣张了。

后来随着学业逐渐繁重,苏云开始离家住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苏云身上就不再长红疙瘩了。

长大后苏云查阅资料,知道曾让自己煎熬的红疙瘩可能是丘疹性寻麻疹,跟那时候晒太阳少、有跳蚤之类的虫子清洁不到位以及床单被套换得不勤有一定关系。

苏云也了解到,喝蝌蚪的传统虽然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但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喝蝌蚪就有很大的感染裂头蚴寄生虫的潜在风险。苏云没被感染,或许是田文秀让蝌蚪在水里吐了几天脏东西的缘故。

苏云还回想起,田文秀也曾试图让生病的王奇元喝香灰水、洗碗水,但好像被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姑父王伟庭阻止了。苏云不由得感叹,小时候喝了几年蝌蚪的自己,没被偏方实质性伤害、充其量只留下一些心理阴影,真算得上福大命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