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意外发现(1 / 2)

用手机,姜澜将刁德海踏上KTV台阶到抬出去,这一时段视频全部过了一遍。

视频里,刁德海进门时,门外逗留及路人有十余人,其中,人行道上一名三十岁左右瘦弱男子晃了一下就消失了。

刁德海进包厢不久,一名戴着风帽和口罩男子提着一个袋子疑似从小通道出来,拐进洗漱间。

稍后,有一名侍应生戴着口罩出了洗手间。

他在一间包房门口探了探脑袋,又返回了洗手间。

十一时许,他再次走出洗手间。

他直接进了这个包间,一刻钟后闪了出来,疾步回到洗手间。一分钟不到,风帽男子再次出现在视频里,仍是手提袋子,转了一个弯,瞬间消失在摄像头外。

刑警不是吃干饭的,侦查之初,戴风帽口罩男子影像就被纳入视线,始终作为重点怀疑对象,姜澜描述的细节不新鲜。

于是,彭敬忠忍不住打断了姜澜:“小姜,你等一等。你意思是,戴风帽男子和可疑侍应生是同一人?”

“走廊灯光迷离,空气中烟雾颗粒形成了雾霾,摄像头像素偏低,每一位侍应生所留影像都不清晰。洗手间位于监控最远端,戴风帽男子瞬间进出洗手间,他影像最模糊,难以发现他面部特征。”

影像模糊不清,这就是本案调查卡壳所在。

印有风帽男和侍应生图片警所人手一份,但在实际走访中没有任何帮助。

“那就是说,无法确认两个可疑影像是不是同一人了。”

“我们接到的指令是,调查图片上两个无名氏,但我想,专案组是将他们作为同一个人调查的吧。”

纵观视频影像,在这时段里,客人、小姐、侍应生在走廊穿梭不断,不只一个侍应生有过窥探包间动作;但只有一个侍应生两次进出公共洗手间,而且再也没出来。进出有记录的,也只有风帽男子。侍应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不是风帽男子,也是重大嫌疑人。逻辑推定是同一人,却无证据支撑。

彭敬忠点头回答是,问道:“凶手伪装成侍应生并杀害了刁德海?”

“那就要看侍应生进没进死者包间。”

“你刚才说过,监控不能确定他进了哪个包间。”

“但从大致身高、步伐和时间,可以计算出他步行距离,以此测算出他的目标位置。”

“你测算过?”

“我反复测算了,而且,我在现场用脚丈量过,计算过时间,侍应生目标就是死者包间。”

彭敬忠认为姜澜独自调查做到这一步已经很细致很专业了,但距离真相还差一步。这一步在哪儿呢?对了,姜澜说过KTV外一个细节。

他问姜澜:“死者进KTV前,人行道有一个人可疑,因为他与侍应生身形相似?”

“身形相似,而人像模糊,不能确认是不是同一个人。”

彭敬忠望着姜澜,问道:“没有了?不会吧。”

姜澜笑了笑,回道:“但他们走路姿态极为相似,我个人以为,是同一人。”

彭敬忠笑道:“小姜,也学会卖关子了,说一半留一半,吊人胃口。”

这冤枉了姜澜,他还真不是吊人胃口,也不是故弄玄虚,舒缓语速和审视对方习惯使然。

姜澜笑了笑,说:“怎么会呢。”

“我是说笑呢。”彭敬忠不管姜澜是不是吊胃口,关心的是嫌疑人,便问,“你是怎么找到嫌疑人医生的呢?”

“还是因为走路姿势。”

姜澜继续回忆发现嫌疑人过程。

上周五下午,姜澜去了一趟医院,替母亲开药。

他在大厅排队挂号,偶尔回眸,二十步开外一名白大褂在人流中穿过。

只须一眼,他便能从茫茫人海里一眼辨认出熟记于心的身形步伐。

这位白大褂让他忘了给母亲挂号。

“哪一家医院?”彭敬忠问道。

“市立医院。”姜澜答道。

“哪一位医生?”彭敬忠两眼闪闪发光。

白大褂在脑子瞬间被定义为嫌疑人,姜澜离开挂号队伍,疾步跟上白大褂。

白大褂在人流中穿梭,转弯去了急诊部,进了一间诊室。

这是外科诊室,诊室门口挂着就诊医生大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