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即发(1 / 1)

宣化镇即宣镇,因总兵府设置在宣化,又名宣化府,是明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边防九镇所筑城墙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采用石灰砂浆和糯米汁一起搅拌后作胶结材,这样大大增加了胶结力。对于游牧民族,这种高大城墙防御效果显著。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后,属辽国;金灭辽后属金;元属中书省上都路;到明时,重回汉地,届时燕赵之地已离中原汉政权五百年之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宣府镇长城地理形势时说:宣府,“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诚边陲重地。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宣化府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设置总兵官,始称宣府镇。中原处于战乱的几年里,边地防务松弛,蒙古族势力得以增长,而明成祖刚刚登基,又无力象后来那样出塞北征。所以只好在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的同时,加强边地防务。

1368年自元顺帝被明军赶出中原后,虽然仍称“大元”,但黄金家族的已无统治力,1388年,鞑靼首领也速迭儿弑杀脱古思帖木儿自立为汗,鞑靼取代北元。1402年瓦剌自首领布里牙特·乌格齐(赤力鬼)弑杀坤帖木儿后,就揭开了瓦剌和鞑靼相互争斗的序幕。由于鞑靼发展过快,受到明军重点打压,经过明朝、瓦剌及脱脱不花领导的东蒙古各部的打压,瓦剌逞世崛起,成为了蒙古草原最大的势力,此次取得土木堡的大胜,并俘虏了明朝皇帝,瓦剌的声势空前浩大。

双方都知此战的重要性,明朝调派五百名“神机营”驻守于此,每人一杆火铳,十枚火炮架于城墙,每枚射程一百部至一公里之间,宣化镇城门前一公里处设置陷马坑,坑内藏有地雷、铁蒺藜、鹿角钉等。罗通让徐滨四千人镇守城池,自己亲率一万出城五公里迎敌。让三百名火枪手为第一梯队,一百人为一排,组成三排,前排火枪发射完成,向后退去,补充弹药,后排补上,以此类推,火枪射程比弓箭远,杀伤力大,其他部落不愿自己的骑兵出现太大伤亡,纷纷后撤,也先无奈,命瓦剌部为先锋,横压向前,瓦剌不顾伤亡,终于在伤亡五、六百人之后,耗光明军火器,罗通让火枪手退去,让步兵组成第二梯队,步兵使用长枪,组成了一个刺猬阵,各个队伍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大方阵,长枪长四米左右,长枪密集如林,锋刃寒如霜雪,呼吼着向前推刺,每一对以鼓声为号,三次呼吼,三次奋力刺击,前队三呼三击之后,第二队踏步上前,继续三次呼吼、三次刺击,数队轮番出击,周而复始,对骑兵的冲击很大。瓦剌大股大股的骑兵冲击,希望能能够冲破步兵方阵,与长枪队协同作战的是刀牌手,刀牌手都是久经战斗的老兵,长枪在中距离刺击,刀牌手则对迫近的敌人近身格杀,远刺进砍,长短互补,威力惊人。

一日渐去,各自鸣金收兵,瓦剌伤亡二千余人,也先十分恼怒。眼见其他部落不肯出力,也先怒道:“今日即结盟共袭大明,各位屡屡制肘,可谓不智,可见昔日鞑靼,被明军乘胜追击,几近灭亡,今日草原神护佑我等,让我生擒大明皇帝,各位何不逞此机会,重创大明,重回中原,成就汉位。”

科尔沁首领哈萨尔说:“非是我等不愿,明军火器及长枪太过厉害,我们要暂闭其锋芒。”

也先气道:“昔日我等先祖成吉思汗带领骑兵,南征金、辽、夏,西征花剌子模,北征基辅东征朝鲜,打下疆土何止千万,今我等又何畏首畏尾。”

众人不语,汉人崛起,重铸汉唐,何人能挡,昔日的黄金家族被大明、瓦剌和鞑靼,杀的近乎灭族,若不是瓦剌首领脱欢出于顾虑,找出脱脱不花来做大汉,黄金家族的账没人愿意买。

汉奸田舍儿眼见喜宁被明军扣压,自己出头的时机来了,若助也先拿下城池,即使喜宁回来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地位。

田舍儿上前说道:“太师,我有一计,可以扭转今日局面。”

也先不以为然说道:“你有什么想法?”

田舍儿说:“太师何不把大明皇帝绑到前面,让其开路,汉人重尊师重道,绝对没人敢对皇帝动刀剑,这可是灭族的大罪。”

也先道:“你是想让我与大明不死不休吗,我与大明无论如何打,都有言和的余地,若大明皇帝在我手中死掉,那才是没有一点余地。”

哈萨尔道:“我觉得可以一试,明军倒不会真的一枪刺死,汉人有个词叫“投鼠忌器”,说的就是大明这只老鼠。”

也先想了想,同意一试。

第二天,也先让一名骑兵带上朱祁镇,喊话明军:“大明皇帝在此,还不过来叩拜。”

罗通本是汉王的人,此时见到朱祁镇,哪里会理,“瓦剌人狡诈,皇上正在宫中,众将不用理会。”

朱祁镇叫道:“罗将军,朕乃皇上。”

罗通道:“不认得,我乃奉旨守城,何方宵小,竟敢冒充皇上,此乃死罪,看我将你射下。”罗通深知弓箭射程不够,但要在众人面前做表率,让他们相信这不是皇上,不用顾虑。

眼见罗通一箭射来,也先也是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人不按套路出牌,眼见弓箭射不过五十步落下,松了口气。见一计不成,也先下令今日不昔一切代价拿下宣镇。蒙古各族也好似下定决心,拼杀过去,明军出城一万人,火器已耗尽,步兵对骑兵,不一会儿,战场已经白热化,大战进行两天两夜,瓦剌骑兵终于在明军力竭之时,冲破长枪方阵,罗通见大势已去,带数百人退至城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