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1 / 2)

于谦安排好京城九门的部署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府中,儿子于冕和女婿朱骥连忙去拜见。

“朝廷正是多事之秋,尚德不在衙门当职,为何在此?”于谦看见女婿说道。说起朱骥,在锦衣卫任千户一职,提起锦衣卫,主管刑罚诏狱,职责是监察百官、审讯嫌犯,让人又惧又憎,但朱骥为人谨慎,廉洁,办事勤勉。虽是世袭锦衣卫千户,但其爱读书,经常和士大夫一起讨论学问,在文人圈子中口碑不错。经兵部主事吴宁的介绍,成了于谦的女婿。

“回泰山大人,今乐安来人,想要面见泰山,正在我府上。”朱骥满面恭敬,对于这位岳丈,朱骥是很是敬佩,其父亲在时,为太宗朝中担任千户,于谦是太宗朝进士,在朝宴上,酒后对太宗无理,太宗念其才,多有宽恕。仁宣之时,才华横溢,连续升任至兵部侍郎,三十二岁的正三品,是开朝之未有。英宗一朝,于谦不畏强权,不阿谀奉承,不贪财,得罪于王振,被王振陷害入狱,,英宗知其才,令其官复原职,出狱后,于谦写下: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成语“两袖清风”就由此而来。

“嗯?乐安?是朱瞻圻还是朱祁镶?”于谦略一沉思道。

“回泰山,正是朱瞻圻。”朱骥回道。

“带他过来吧!”于谦来回走了几步,开口说道。

“父亲,此时汉王后人问世,恐非善事。”于冕说道。

“无妨,昔日汉王在时尚不能成气候,何况现在其一人?”于谦不以为意。

半刻钟过后,朱骥领着朱瞻圻到来。

“于大人,一别经年,风采依旧啊!”朱祁圻先拱手见礼。

“朱公子,别来无恙!”于谦拱手回礼,于谦对儿子和女婿摆手,“尚德,景瞻你们两先出去。”

“于大人,且来看此书真伪。”朱瞻圻拿出恭敬的拿出太宗遗诏。

于谦不接,“真真假假,又有何用。”

“有何用?于大人,你仔细看看,皇帝大印在此,这才是真正的太宗遗诏,朱高炽一脉窃取皇位三十多年,还害的我汉王一脉几尽灭门,怎么会没有用?我要夺回这一切。”

“太祖祖训言明皇位嫡长子继任,太宗已是藩王造反,怎么会下这样的遗诏,是太宗不孝不遵守祖训,还是想让子孙后代都来挣这皇位。”于谦也厉声说道。

“太宗的心思何人去揣测。太宗多次对父王说‘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太宗如若无意,何固置此言。”朱瞻圻不信。

“仁宗多病,宣宗正当壮年,难道太宗想让汉王学自己靖难之役吗?太宗也多次说朱家子孙切勿同室操戈。汉王如此,你也想学汉王吗?”于谦高声道。

“不对,不对,当日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这遗诏绝对是真的,这有“大明皇帝之宝”的大印,绝对不会错的。”朱瞻圻也高声吼道。

“别说不是真的,即使是真的你又予以何为。”于谦声音缓了下来。

“当然是依遗诏登基大位。”朱瞻圻连忙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