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1 / 2)

大明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监国朱祁钰登基称帝号为景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景泰帝登基仅数日,就听到三条消息,不禁颇是头痛。

一则凤阳传来消息,建文后人现世,火速发表了《十大罪》,书言:君权神授,臣子以下犯上,是为不孝;贤良不应者,惨屠十族,是为不仁;穷兵黩武,举国之力兴远洋,是为不善;开设岁币,是为不武;身为天子陷于敌手,是为不勇,亲小人,远贤臣,是为不智;天子叩国门,枉顾祖宗基业,是为不孝;国家陷于危难而不救,是为不忠,兄弟困于敌而不理,是为不悌;危难之际而忙于登位,是为不民;此大大罪者,大明之民无不痛心疾首,今天降异变,当顺应天意,归还大宝。

景泰帝看后不禁气愤,建文后人沉浸几十年,今逢国难,不说同舟共济,却在煽风点火。把从太宗到自己骂了一遍。

第二条消息,更加让人无语。乃是汉王朱高煦后人,太宗即位后,感念子嗣凋零,留下祖训:不准后世子孙同室操戈。汉王昔日造反,宣宗有意留情,但是汉王见大事已去,一心求死,枉骗说仁宗早死因汉王日下慢药,宣宗愤怒,下令烹杀。

今日汉王即有后人,当感念国恩,报效国家,竟然还想着挣皇位。朱祁圻不知在哪弄的《太宗遗诏》:朕自靖难以来守祖宗基业,先后二十有二矣,图惟夙夜靡宁恒惧不终于治,有负先帝之灵。人终有一死,吾虽没世复何憾焉,今胡人猖獗,太子仁厚多病,恐难胜任大统,汉王骁勇善战,诸多类我,当此非常,可继承大业。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福吾民。太子可迁南京,辅佐六部,朱家子孙不可同室操戈。各处总兵及镇守官严守封疆,不得擅离职守。两广四川云南贵州七品以下衙门并免进香,故兹诏谕咸使闻知。

朱祁圻不知怎么让衍圣公孔彦缙上表,孔彦缙上表几乎写了一遍《皇明祖训》,一曰:大明朝从今往后,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尊之,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二曰:凡动止有占,乃临时之变,必在已精审,术士不预焉。三曰: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或领正兵讨平。四曰:内官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五曰:凡宫闱当谨内外,后妃不许群臣曷见。几条祖训下来,却都是当朝的弊端,一、宠信宦官王振,导致朝廷奸佞误国。二、宣宗不遵守祖制遗诏让孙太后听政。三、身为皇上,御驾亲征被俘。

景泰帝不知太宗遗诏真伪,想来多半是伪造,汉王当日造反,不曾说过有此遗诏。

三则瓦剌军队在喜宁的引领下“潜由他道”夹攻重要关口紫荆关。明军在北方边疆的防御体系以长城为基础,以各个重要关城为核心,其中,有三座对于保卫京师西北的重要关城,分别是居庸关、紫荆关、道马关,此三关所谓“内三关”,相比之下,长城上有“外三关”,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内三关和外三关之间,有古老而宁静的关隘,内三关分别守卫着太行山和燕山的三个隧道,这三个隧道是蒙古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所以紫荆关对京师非常重要。

景泰帝连忙招人入阁商议,对于建文后人朱遵堡及汉王后人朱祁圻,内阁首辅陈循道:“此二人即以出面,然不足为虑,陛下勿忧矣!”

景泰帝说道:然则天下百姓恐以为意!人心易思旧!”

兵部尚书于谦即道:“天位已定,宁复有他,然太上皇在,亦无他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