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竹篓(1 / 2)

天鉴拾玖年,叁月拾柒。

辰时。

孙磬早早结束锻炼,咬着馒头盘坐在树下,呆呆看着地上忙碌的蚂蚁。

已经爬上天空的太阳将阳光平等的洒向熬过寒冬,正是生机勃勃的群山大地,将春天那点儿潮湿赶走,照得人暖烘烘的。

他微眯起眼睛。

百无聊赖,便将那写着差遣内容的书信再从怀里取出,细细查看,以确保没有遗漏之处。

『早溪镇报有镇民失踪。派遣弟子前往,查明失踪镇民去向。』

他叹了口气,把那书信收回怀里。

自珢良起兵谋反,战势在中洲与南洲分界上来来回回拉锯多年,不知多少将士血染沙场,又不知有多少百姓颠沛流离。

天鉴拾柒年,朝廷由各地调动十八万大军,又以天鲲府为尖刀,这才借助秦峰山脉天险,将势如破竹攻陷了大半南洲的叛军钉在靳州、柳平以南。

据说双方将士于靳州城外血战四日,光是踩在那城外土地上都能瞧见地面渗出的鲜血。最后,双方不约而同鸣金收兵,焚烧尸体以避免尸身腐烂而导致瘟疫。

那城外的火光足足烧了两天两夜,风儿吹起的白灰胜似那北境的鹅毛大雪。

自此谋反主使呼勝武自封平南王,设芩巫为都城,暂时停止了举兵北上的脚步。

战事虽暂且平息,可失去家园的流民并未消失。无物傍身,无家可归的人,或是于战后第一个冬天冻毙于街头,或是钻入山林,成了那土匪流寇。

常常有人口失踪之事报于衙门,大抵都是入了野兽口腹或是被山上劫匪掳了去,可这茫茫大山,上何处去寻?城镇里这点兵士都忙着提防山贼入侵,哪里有人手去山里寻人呢?

于是这些差事便由那衙门的公文转为书信,兜兜转转,最后来到他们这些宗门弟子,又或是那些出自于名门正派的江湖人手里。

早溪镇距离半砚山颇近,乘车半日可达,常有弟子闲暇时到镇上游玩,宗门日常所需物资的采买也常常在镇上进行。这件差事会被交到他们手上,多少也有些自家人办自家事的意思。

若只是野兽倒还算是好对付,若是土匪流寇所为,敢在距离辰青宗这么近的地方动手掳人,只能说无知者无畏,又或是有什么东西养肥了他们的胆。

“希望不要有什么变故才好......”

孙磬握住背上剑柄,早已习惯的重量和触感传入掌中,他满意的点点头。

“啊,哥哥——!”

有人站在山门台阶上喊他。他站起身来,孙汐云正一步一探,慢慢地走下台阶,两只小手扭在一起,似乎有些紧张。一名女弟子陪在她身侧轻轻扶着她,朝孙磬轻轻摆手。

“云儿,你怎么来了?”

孙磬朝那女弟子微微欠身。

“多谢唐笙师姐了。”

“没事儿没事儿,我看师妹今日一早便在山门台阶前探头探脑的,正好无事,就带她下来了。”

她看着孙汐云微微一笑,在身后轻推了她一把。

“快去呀。”

孙汐云被推着向前两步,低着脑袋站在孙磬面前,小脸通红。

“我知道哥哥今早要下山完成差遣,便想来送送——诶呀!”

“便想来送云儿最最喜欢的朋友燕芩芩,对不对?”

一名少女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呼的抱住孙汐云,脑袋搭在她的肩上,亲昵地蹭个不停,齐肩卷发挠得孙汐云痒痒的,惹来一阵清脆笑声和孙汐云小声的责怪。

“芩芩,别闹.......”

“云儿,别搭理你哥那破木头了,跟我走吧,我带你看遍这万水千山......”

被唤做芩芩的少女一身黑紫相间的剑阁弟子服,一手撑住台阶旁树干,将孙汐云搂在臂弯里,带点儿英气的眉毛微挑,带着少女可爱的俏脸上写满深情。

这样一个古灵精怪的美人胚子,不知道将来要斩获多少男性的倾心,又毫不在意的将其破碎一地了。

“孙磬师弟。在下王小荣,医阁弟子,此次差遣还去师弟多多关照。”

一位身穿青蓝长袍的医阁弟子趁着周围一片莺声燕语之际悄悄走下台阶,对孙磬一抱拳。

“师兄言重,还请师兄多多关照。”

孙磬一抱拳,说道。

“啊,这下人都齐了吧。那便走吧,早点出发早点收工!”

燕芩芩总算是舍得松开孙汐云,随手抄起被她丢在一旁的长剑负于身后,两步并做一步,一蹦一跳的走下台阶。

“哥哥,路上小心......”

“嗯,很快就回来。”

孙磬回头看向树下那朝自己微微挥手的少女,朝一旁的女弟子微微点头。

“放心吧云儿!有我在,这木头丢不了——!”

从台阶下传来燕芩芩的喊声,惹得正因短暂的离别而微红了眼眶的少女噗嗤一笑。

“别担心啦,师妹。”

师姐摸了摸孙汐云的头,扶着她的手臂。

“磬师弟向来做事稳重,只不过是一次简单的差遣,出不了什么差错的。我们也回去吧?”

“嗯......”

孙汐云答应着,却忍不住又看向山门台阶下,直至那道背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

...

在那山门台阶之上,一位白发长须,一身灰袍的老者正拄着如老树根般盘结交错的拐杖,目光似是远远望向三位弟子离开的方向。

“辰儿,你怎么看?”

孙辰一袭青衣,正垂手立于老者身后,听老者提问,沉思片刻,这才开口回答。

“徒儿以为,此事若是那山贼流寇所为,必是有所倚仗。磬儿功力尚浅,但做事沉稳有度,应当能够胜任。”

“唔,那早溪镇终归能算也是自家地盘,让小娃儿们去耍耍也无妨。”

老者捋一捋胡子,沉吟道。

“倒是小女娃的腿疾,以你的手法竟多年难以痊愈,不似寻常病症。先暂且温养,待老夫再思索一二。”

“是,师傅。”

马车上。

孙磬正手持一块油布,仔细地擦拭剑身,就连剑格上的小缝隙也不放过。

马车轱辘在不甚平整的土路上哐哐作响。

“喂,孙木头,喂——”

一双裹着皮靴的脚尖忽然出现在他的视线边缘,戳了戳他的膝盖。

“什么事?”

燕芩芩正横七竖八的躺在马车的木板上,倒不如说该佩服她竟然能在简陋的运货马车上躺下而没有被颠得腰酸背痛浑身散架。

“好无聊啊——讲个笑话听听?”

“燕芩芩。完毕。”

燕芩芩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来一手叉腰,纤细玉指指着孙磬的鼻子。

“喂,我叫你讲个笑话,不是让你念我的名字呀!你同云儿讲话也是这般无趣的吗?你该不会一个笑话都没有同她讲过?”

“...倒也不是。”

燕芩芩的眼睛肉眼可见的亮了一下,兴致勃勃的在车上坐好,像是书院里等着学堂上课的学童。

“一粒盐炒花生被舔了一口,你猜它变成了什么?”

“变成了什么?”

“花生。”

.......

“...啊——好无聊啊!!还没有到吗?”

“很快,很快要就到了,师妹你再忍耐一下。”

燕芩芩又一次横七竖八的躺下了,负责驾车的王小荣好声安慰道。

“把你的剑拿来。”

孙磬检查一下剑锋,满意的点点头,将剑鞘背回背上,向燕芩芩伸出手。

“喏,自己拿去。”

燕芩芩从马车角落堆着的破箩筐里抽出一柄剑,连同剑鞘一起丢给他。

“兵器不经常维护,便容易损坏,你瞧这剑锋已经开始变钝,若是遇硬物撞击便容易——”

“别念了别念了,耳朵都起茧子了!”

燕芩芩一把抢回长剑,闹别扭似的把头拧到一边,鼓起腮帮子。

“今年过年,我便让爹爹请家里铁匠给你打一屋子剑,这总行了吧!”

“好啦好啦,别吵了。你们看,早溪镇到了!”

王小荣回头打断二人如同十岁小孩一般的争吵,指向前方。

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入眼处先是一座集市,人们不约而同聚集在镇中水井旁。卖鱼的渔翁抬头吆喝、卖肉的屠户手中菜刀在案板上响个没完,卖菜的农民细心拂去萝卜上的泥土。一个小孩儿将两文钱递给那卖点心糖丸冰葫芦的小贩换来一串糖葫芦,引来周围小伙伴们一阵羡慕的目光。

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一栋栋房屋就以这热闹为中心,一圈儿一圈儿扩散开来。就快到准备晚饭的时间,已经有淡淡炊烟徐徐飘荡,将人肚子里的馋虫忽地勾起来一些。

在水井旁的大石上刻着三个大字。

早溪镇。

“嗨——呀!”

燕芩芩从马车上蹦下来,抻长了胳膊,狠狠伸了个懒腰,又在原地蹦了蹦,显得兴致很高。

“诶,孙木头,你还没来过这早溪镇吧?毕竟你都从来不下山嘛。”

“的确没来过。”

孙磬点点头。

“好久没来了,这回可得好好逛逛!先去哪儿好呢~也不知道镇上布坊进了新货没有——”

“嗯,先去镇长家罢。”

片刻前还兴高采烈的燕芩芩像是被浇了一桶凉水,不可思议的看向孙磬。

“哈?”

“我想先确认具体失踪人数和失踪地点,至于失踪的镇民之间是否有联系——”

“不不不,绝对是你想太多了。”

燕芩芩嫌弃的摆摆手。

“这可是我们第一次接差遣哦,第一次哦?宗里不可能给我们安排什么高难度的任务啦,估计多半是被山里野兽给——”

“师妹。”

王小荣罕见的主动插入两人的对话,朝燕芩芩正色道。

“我觉得师弟说得对。我们习武学医,不就是为了帮助世人,造福一方吗?眼下还有人需要我们帮助,作为辰青宗弟子怎可坐视不管?”

这番话说得正气凛然,这位看起来好说话的师兄也因此似乎忽然多了几分侠客风范。

“若是师妹有意,待差遣结束,由师兄做东,请师妹在镇上玩个痛快,如何?”

王小荣朝着燕芩芩露齿一笑,一番话有礼有节、进退有度,似乎正是那话本中的翩翩君子。

“好,好吧!既然都这样说了......”

燕芩芩下意识看向孙磬,一抬头,却发现他早已经找路人问了方向,径自走出去老远。

“呃啊啊啊——...!”

“气死我了!给我站住你这个孙木头!”

燕芩芩一跺小脚,撒腿便朝他追去,独留下王小荣一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愣在原地,一脸殷勤徒献给了过路春风。

“如此说来,失踪的尽是些镇上的普通居民,有男有女,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王小荣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最后一次有人失踪是在什么时候?”

孙磬面色平静,接着问道。

“约摸是在两日之前...对了,昨日有两位女侠听闻此事,提出要帮忙,便问了些问题,径自离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