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两难26(1 / 2)

小津安之助呆呆看着天文望远镜,陨石越过小行星2号身旁,距离越拉越远。

都不用看新闻上专家的解读,他都知道拦截失败了。

“轰……”

不远处一栋民居发生爆炸,大火迅速将屋子烧着,几个人在房子外欢呼庆祝。

16日至20日,五天时间,整个岛国没有得到任何补给,外来船只根本不敢靠近。

中国公布了陨石拦截计划,获得一线生机的岛内民众,暂时恢复了社会秩序。

缺乏外来补给,填饱肚子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哪怕小津安之助他们搬空了辖区内几个超市的仓库,所得的食物也不多,根本不足以让所有人坚持到23号。

原本他还指望小行星2号能成功拦截陨石,那样整个岛国社会秩序就会恢复。

现在第一次拦截计划失败的消息传开,23日遭受核爆的概率又增加了,原本脆弱的平衡,即将被打破。

看得出手下不愿意将粮食分给那些外国人,小津安之助只好一一安抚。

“为什么呢?我们自己都不够吃。”

“美国已经抛弃了咱们,能救我们的就只有他们。别太饿着就行,撑过23号就有粮食进来了,大家到时都会活下来。如果他们拦截失败......”

小津安之助又把天文望远镜对准150万公里的外太空,按照网上专家的指示,看到了中国近地行星防御计划的小行星1号。

“小行星2号的失败,提供了大量的拦截经验。我们的小行星1号现在已经待命,这次准备更加充分,我们有信心能成功拦截,也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陈其仁20日早上7点接受央视专访,并发布了第二次拦截计划。

按照预估,“陨石”在帝都时间2月22日下午3点抵达拉格朗日L2点附近,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

这个时候正在L2点上待命的小行星1号就可以加速变轨,与陨石发生高速撞击。

小行星1号直径200米,质量高达3200万吨,高速撞击的动能,会让陨石偏移轨道。

“跟2号的追尾方案不同,1号将会采取加速碰撞的方式。”

李金苗在文昌观测站里通过远程视频通信,向位于帝都测控中心的陈其仁详细介绍她的1号拦截方案。

她操作3D投影,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上,添加了拉格朗日L2点的运行轨道图形。

“小行星1号位于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L2平动点上,这里的受力情况没那么复杂。不需要像小行星2号那样为确保在轨频繁对姿态发动机进行微调。”

在模拟图上,小行星1号沿着固定的公转轨道运行,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沿着切线方向加速飞出,就可以快速拦截。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撞击点的选择。”

在“陨石”到达L2点之前,根据出发时间不同,相应的就有不同的撞击点。李金苗双手划动,将数条撞击路线添加到模拟图形中。

“在22日下午3点之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相应的撞击路线。出发太早了可能会飞过头,或许会面临跟2号同样的问题。出发太迟,会追不上拦截目标。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必须选择成功率最高的那一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