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拦截失败25(1 / 2)

2月20日凌晨3点,帝都航天测控中心。

数据处理系统多台超级计算机正在运作,将各个台站汇集而来的数据整理后,实时投影在大厅中央。

“设备工作正常,数据传输正常。”

通信系统部门工作人员一边监视小行星2号通信和数据操作传输设备的情况,一边播报。

小行星2号于帝都时间20日凌晨3点进入预定轨道,在地面操控人员的操作下,调整姿态发动机,使其运动轨迹与编号2040WC18小行星的预测运动轨迹重叠。

“反向发动机启动,开始减速.”

在大厅中央的3D投影里,小行星2号前端发动机开始喷射淡蓝色火焰,速度开始降下来。

工作人员盯着监控台,那里显示着小行星2号的各个设备工作状态,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实时画面也投影到大厅。

姿态控制小组根据模型给出的参数,结合实时观测数据,对它进行修正。

操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下达着指令,即便已经是凌晨3点,大家依旧毫无困意,都在瞪大了眼睛盯着来袭目标。

“自转速度466米每秒?是人为?还是巧合?”

看着3D投影里显示的数据,陈其仁陷入沉思。

这个东西莫名其妙的出现,观测得出的各种数据又如此巧合,很是让人费解。

466米每秒,正是地球本身的自转速度。组员发现这个巧合后发出通告,众人暂时没有发现这对模型有太多的影响。

一个天体以这样的自转速度,其定轴性的特征,反倒使得预测其轨迹变得更加容易。

“希望,这只是个巧合。”

陈其仁按下内心的疑惑,现在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还有两个小时,以目前的观测得到的数据,结合模拟拦截的结果,它几乎100%会和小行星2号发生“追尾事故”。

“希望不要再出什么意外了。”

琼岛,文昌监测站。

李金苗看着实时监测数据,右手用力抓了抓头发,头皮上传来微微刺痛,让她冷静下来。

刚才有同事提醒,经测算设备精确计算,那个东西自转速度恰好等于地球自转速度,这个发现让李金苗原本对小行星2号模拟拦截结果产生了怀疑。

她不断翻动3D投影模型,将各种监控数据列出,模拟成太阳系诸多天体运行图。李金苗不相信巧合,试图寻找太阳系内有异常的地方。

人在文昌,拦截计划现在由帝都的航天测控中心的行动组来操作,她帮不上忙,只好再翻出旧数据,看看是否会有新的发现。

东京时间5点30分,天空还是漆黑一片。按照往常,大约再过半小时,东京的天就会变亮,之后太阳会升起。

小津安之助看了看漆黑的夜空,心想,这大概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吧。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减速,小行星2号就要迎来陨石的撞击了。800多万公里之外的这两个天体,在小津安之助的天文望远镜视角里,几乎就要重叠在一起。

互联网上,各路媒体和专家都在预测,陨石将于东京时间2月23日上午6点18分,撞向本州岛东北部地区。

小津安之助能带着手下的警察,控制住江东区的局势,也是得益于陈其仁公布的行星拦截计划。

岛内民众基本上已经不可能逃离核弹的杀伤范围,距离死亡就剩3天时间,不少人是想着反正都是死,在临死前也要肆意妄为一把。

如果拦截失败,他们就很难控制住那些绝望的暴民。

摸着配枪,小津安之助把他这辈子的信仰,都寄托在小行星2号身上。

天文望远镜视角里,陨石正加速撞向在它前方的小行星2号,两者距离越来越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