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惊蛰与怪老头(1 / 2)

惊蛰,地发杀机,龙蛇起陆。——《阴符经》

轰隆隆,一阵惊雷划破了天际。

姜黛抬头看天,天灰蒙蒙的,是要下雨的迹象。

今天是惊蛰,往年,她爹姜岿都会到城外的丛林寺住几天,家里只有她自己,今年依旧如昔。

“哎,是个哑雷。”她暗想。

往年,响雷之后会有大雨,可是等了一会,雨还是落下。

风刮得有些急,院墙边的杏花晃得随风摇曳,满地的花瓣飞舞,卷起初春的明媚,让心里一阵欢喜。

小时候,她有位嬷嬷,每到打雷,就说惊蛰是雷神引起的。

雷神是一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天鼓,发出隆隆声。这响声就是告诉山川大地和农民,都起来干活了。

风势稍静,苍穹间,大地有些发热。

姜黛有些微微出汗了。

她走进草药房,准备把药材清理一遍,这习惯,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仪式。就好像是告诉这屋里的万物生灵,今天是新的开始,大家如约相见,在往后的日子里,一起努力吧。

草药房在内院的一个角落,不是很大,虽然有些陈旧,但会被收拾的整整齐齐。

打开库门,里面有黄连的醇厚,藿香的辛辣,白芍的清幽,杏仁的苦甜……

何首乌有一股涩涩的苦茶味,那是深藏在丘陵地里经过上百年风吹日晒所酝酿的精华;羚羊角是一股若有若无的清苦香橙,那是奔跑在盆地的生灵,用自身那尖尖的武器,迎着霜、打着雨,得到的硕果;天山雪莲藏在最上一层,不用凑上前,就知道那是一丝雨后的清凉。

姜黛的鼻子,对捕捉气味总是异常灵敏。

中药材清理完毕,她打开装满艾草的柜子。

每年惊蛰,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这个时候点上艾草,能让那些东西离人远远的。

她轻轻划过火柴,火星子在艾草的一头燃烧,屋子里顿时就像被厚重的绒毯裹住,血液上涌,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温暖的馨香,这味道,她很喜欢。

“把伞带上,先给城外的杨小姐送完百合香油,然后再到丛竹寺看下爹。”

回到屋里,姜黛打开床边小描金头面匣,从里面拿出一个描着牡丹的瓷瓶。

杨小姐肤如凝脂,脸若朝霞,涂上这百合香油,就如鲜花喝饱了清晨的露水,娇艳欲滴。

姜黛做的百合香油是京城贵妇们的心头好。

一般药店出售的百合香油,都是利用冰片、桂花、茉莉、檀香、零陵香、丁香所制,香味单一且不持久。但是她会提炼玫瑰、茉莉、牡丹等各色花的汁液,根据贵妇们的不同需求,添加到百合香油里,香味数月不散。

轰隆隆,又一阵闷雷,云朵遮住了太阳,她拿起伞就往外走。

在京城,地理布局一般城中为坊,坊的外围为四隅,城门外的城郊为关厢。在这个层层围合的巨大空间里,府部对列,宫楼嵯峨,市民工贾云集于此。这里是权贵富商们的花花世界,是文人雅仕们的温柔乡,是无赖游民的避难所……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当然,这里的空气里也充满了各种的味道:三大殿琉璃顶上万丈光芒的日光味、城墙大砖大石的干燥味、护城河里波光粼粼的氤氲味、深宅大院里熏香味、车夫轿夫们的汗臭味、茶楼里胡桃松子茶味、面馆里的蒜瓣味、比肩继踵行人们的臭汗味……在这舟车辐辏,商贾云集之地,所有的味道在微凉的天气里发酵,变成了一幅喧嚣清明的美好景象。

忽然在这股味道中,姜黛闻出一丝异样,有点刺鼻,像硫磺,在空气中若有似无,抓不住,摸不着……

姜黛微微仰起头,今天的天空怎么回事,灰蒙蒙的,不是很开心,就像八岁那年,父亲离家后,她挂着泪痕的脸。

她使劲嗅了嗅,那股味道又消失了,可能是多想了。

京城里不是有神机营么,那里有火枪,他们主要负责保卫京城的安全,可能那股味道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吧。

想到这,姜黛加快脚步,就向城东走去。

这时一个拖着泔水的牛车,咕噜噜转动车轮,从城外进来。

拉车的老汉佝偻着身体,穿着一身浅灰色粗麻布衣裳,腰间绑着白色粗腰带;他脸上是粗糙的蜡黄色,嘴下的白色胡子就像地里杂乱无章的野草,了无生气地挂在脸上。一顶破旧的草帽扣在头上,帽檐压得低低的,两缕灰白的头发从帽檐间隙垂下。

姜黛经过那老汉身边时,鼻子不由自主地嗅了一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