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神奇药方133(1 / 1)

朱浅风听着,不免长吁到:“这也挺好,只能说马小姐与那梁家,是有缘无份。”说着,凉风一吹,心口有些微微疼,不免咳嗽起来。姜黛一见,忙问到:“殿下,你身体还好吗?连着两日奔波。”然后看到竹阶旁有个石矶,就扶着朱浅风走下,用手帕摊在石矶上,说:“殿下,站了半天也乏了,在太阳地里歇歇也好”

朱浅风笑道:“我这身子又不是棉花打的。再说了,那日了尘大师的那粒药丸,还真有奇效,这两日也身体也不见有啥异样。”

这时,姜黛看到不远处地上有根一节一节的东西,她走过去一看,是个掉落的竹子,拾起眯着一只眼往里瞧,是根实心的断竹,她拿着竹子往地上敲了敲,然后用手掂量了一下,有些力道,她拿到朱浅风跟前,笑着说到:“殿下,这根竹子你拿着,走山路用来当拐杖,特别轻便。”

朱浅风把竹子拿过去,用手掂了掂,是有些重量,拿着手感也好,就开心地收下了,说到:“这根竹子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姜黛一笑:“你是金银珠宝见多了,这寻常人家的小玩意,就觉得新奇。”

“你可别小看这寻常人家的玩意。我觉得世间最美的情诗,是青莲居士的《长干行》,其中的那几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当时我看到‘竹马’的时候,脑子里下就有了画面,一穿红色花袍、内着襕裤、足蹬平头履的童子,嫩竹乘为马,新蒲掉作鞭,乐悠悠地荡到女童跟前,女童两颊桃花色整辉,看男童欢乐模样,折一朵鲜花给那儿时的玩伴。多灿烂美好的画面!”

“嗯,那我送这根竹竿给陛下您,也祝您以后,不论遇到何种风雨,都能笑着面对。”姜黛说到。

“嗯,这话怎讲?”

“苏学士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任世间万种风雨,手中一根竹杖,也能气定神闲,逍遥自得。”姜黛说着。

朱浅风点了点头,笑到:“姜姑娘,你真该到宫中当个女官。只蜗居在一方医堂,也太委屈你了。”

“这!我还是知道自己的水平的。”姜黛笑了笑。朱浅风从怀里掏出手帕,也铺在石矶上,笑着说到:“姜姑娘,你也坐下来休息吧。”

姜黛一把坐在他身旁。这时朱浅风忽然闻得一股沁香,却是从姜黛袖中发出,竟不辨是何气味,闻之令人风清气爽,就如行走在清露山涧,四周都是明媚的阳光。

朱浅风有一个八仙捧桃的鎏金鼎,约数尺高,做工甚精巧,鼎腹栩栩如生的八位仙人,仙气姿态缭绕万千,那还是他刚入学堂时,父皇送给他的。因为那时他老是梦魇,梦到总有只白额大虎扑咬自己,每次醒来总吓得冷汗连连。宫里的太医说,因为他出生时带着一股寒气,只要晚上更寒露重,邪气就会入体,并给他开了药。

有天下学,他回到寝宫,看到屋内站立着个鼎,郭贵妃喜笑眉开地把她这个儿子按坐在椅上,过了一会,只见龟、鹤、鹿口中吐出袅袅烟丝,他好奇地凑上前瞧,忽然一股深沉辽远幽香迎面而来,呛得他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郭贵妃笑到,用手点了点他额头,说到:“你瞧,当个殿下,还这没见过世面。看父皇多疼你,这焚着沉檀香,镇定安神,晚上看那只大白虎还追你不?”还真别说,从这一晚上起,他就再也没见过那只大白虎了。

这时,一阵风吹来,朱浅风不禁打了个寒噤,旁边的姜黛看到,忙从腰间取下一个荷包,递给朱浅风:“殿下,这个荷包你带上吧。”朱浅风拿到手里一看,这个荷包做工不算精巧,但也看着可爱,而且那荷包散发的香味,正是刚才姜黛身上发出的。

“这荷包里装的是我爹特地做的屠寒散。小时候我经常受寒,还老做噩梦,经常吃药,但是总不能断根。有一次我跟爹到外地采药,早上好好的,到了晚上,当时我们客居在船里,一阵风吹过,不知怎的我突然浑身发冷,一摸头却烫如火炭。当时船家摸了我的头,把了下脉,就说我是寒邪入体,再加上船上风大,就更容易犯病。就跟我爹说,女孩儿本身禀弱,在加上来回奔跑,别说大人,就是成年壮汉如此,也得要累倒。当时那船家给我爹一贴药膏,让我贴在肚脐眼上,说是可驱寒除风。我发了一夜汗后,第二天竟然好了。过了几天,我们要回家了,临走前一天晚上,我爹在船上设了一席面,那船家在席中跟我爹说,因为我天生体寒,恐长大后命不长矣,给我爹一方子,做成荷包佩戴身上,这样就可远离寒邪入侵。”

朱浅风拿着那荷包,笑到:“怪不得我闻着有一股清香,原来是屠寒散。”

“哪呀,这是我改良过的。其实那船家给的方子不难,就是找的时候,生生能把人苦恼死。立夏卯时,东边山顶上的仙茅九十九株;小满辰时,北边田间地头的续断三十九棵;芒种未时,南边险峰草坡上的附子;夏至申时,西边百年木桂树皮一小块。将这四样分别在小暑时节碾成粉末,在大暑时节九蒸九晒,然后密封在陶瓷罐内,埋在银杏树下,等银杏叶子全落光,就把陶瓷罐拿出来,再取一小节桃茢,一起缝进荷包里。说来也奇怪,自从我带上这荷包后,夜间也不再噩梦和心悸了。”

朱浅风一听,说到“嗳哟!听着就这取材就十分难得,这得要东南西北,翻山越岭给找来,万一一年内,这药材收不齐,这却怎处呢?”

姜黛笑着说到,“所以我命是真真好呢,这一整个夏季,这药材就收齐了。我爹认识一位老道长,住在城东丛云峰,庭前种了一片仙茅,常年用仙茅代茶饮;续断也易得,毕竟我爹在山间田里行走,哪家种何药材都一清二楚。就是附子和木桂树皮有些难找,芒种那天我爹就到城边的山头去寻,夏季时雨说来就来,我爹在半山腰躲雨时竟然碰到野生长的附子;那木桂树更是巧了,夏至那天,有个西域来的梵僧晕倒在我家医堂门口,被我爹救了后,就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干树皮,原来这是从一棵百年桂树上取下的树皮,那梵僧远游到此,就是想找个好卖家,这又被我们给撞上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