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旧臣新主,往事如昔75(1 / 2)

王倾答道:“关中、洛阳、金陵,其余不一而数。”

明公答到:“取关中,遏西域,取商道,可如今西域内部政权混乱,距守关中,将受西域侵扰,不值当;洛阳四面受敌,踞之,不胜其扰,则朝无宁日;金陵僻在东南,不足控驭西北,非胜地也。顺天,北控朔漠,抵御蒙古,气候温和,位于华北大平原的顶点,地当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和东北松辽平原之间各条通途的枢纽,如此这般,何愁疆域不固也。难道,这不是利于千秋万代之事吗?”

王倾叹服道:“国姓爷的眼界,下官实在佩服,是我学识浅薄了!”

明公说到:“就像我们航海用到的宝船,结构比陆地上的房屋结构更加复杂,其龙骨、桅杆、隔舱板,所用木材必定是百年以上的参天巨树,一艘宝船所用的木料是谨身殿的数倍,其金可谓百万。可正是这万金打造的宝船,在面对海上强风巨浪时,才能如履平地,即使上百年,不是人为损害,它仍旧能在海上稳稳当当。很多时候,我们着眼脚下的路,更应放眼未来的宽广。”

约一盏茶功夫,王倾把明公带到一座幽静的小殿,这见这里掩映在高大的古柏下,四周静悄悄的,别有一番意趣。庑殿式琉璃门楼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黄色琉璃瓦、两侧随山影壁,在古柏的衬托下,显得时光更为悠远,偶尔还有几声鸟鸣。两侧宫墙各有一随墙小门,养心门前有灯架一对。鎏金铜狮张着大口,瞪圆的双眼显得格外可爱。

王倾请明公走进院子,只见院子里东西配殿对称布置,沿墙是东西围房,形成一个紧凑的三合院,

正面被以巨大的山水屏风壁遮挡视线。

王倾在前面带路,明公理了理衣帽,跟着王倾走进屏风壁后的房子。

只见一位男子穿着绫罗道袍,坐在黄花梨圆椅上,他旁边的黄花梨四面平式浮雕螭纹画桌上,放着一个澄泥浮雕八仙过海蟋蟀盆,他拿一根细棍,逗弄着蟋蟀盆里的蛐蛐,那入迷的神情,好像把烦恼全都抛掷九霄云外。

明公看到他,正是当今的天子朱瞻基。只见他额头丰隆洁净,剑眉深目,大口,隆准,悬胆鼻,身上不怒自威,慵懒地坐在那,简直就是另一个圣祖。

朱瞻基听到脚步声,头一抬,看到明公,忙把蛐蛐罐盖上,站起身,明公刚想跪拜,瞻基赶忙把他扶起,大喜到:“寡人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可把您老给请来了!”

瞻基把明公扶到圆椅上,他把蛐蛐罐递给王倾,王倾拿着罐子就退下了。

瞻基笑着跟明公说:“明公见笑了,我呀,就喜欢这斗蛐蛐。母后一看到这蛐蛐就生气,天天耳提面命,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不,我想玩个蛐蛐,还得躲起来!外边人怎么说我的,说我是‘蛐蛐天子’,反正名声也不好听。”

这时王倾端着两杯茶上来,朱瞻基把桌上一沓奏章交给王倾,说到:“这些鸡零狗碎的事,你让那些大臣自行定夺吧。”王倾拿着那捆奏章退下去了。

“明公是不是也觉得朕德不配位,坐在这位子上荒废时日呀!”朱瞻基拿起茶杯,呷了一口,慢悠悠地说到。

“陛下是想让老臣看到您荒废的样子,还是,您真的是荒废呀?”明公反问一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