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孙传庭北上截击(4)99(1 / 2)

第四节受宠的田妃

崇祯皇帝在文华殿用过午膳,躺在东暖阁的龙榻上稍微眯一会儿,忽然想到今天当值的太监说,田妃处的管事太监去宣太医院的太医为田妃瞧病的事,忧虑不已。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田妃自进宫以后,受到了自己的恩宠,可惜的是她先后诞下三位皇子,都因病夭折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使她每日里郁郁寡欢,本来还不错的身体每况愈下,尽管太医们多方调治,始终不能复原。

想到这些,再也睡不着,他坐起来,旁边伺奉的宫女赶忙为他穿上衮衣龙袍,伺候他洗漱。他吩咐一旁侍立的太监去准备车辇,起驾承乾宫。

到承乾宫宫门前,他吩咐宫内传事太监不用通禀,下辇走向田妃下榻的云轩阁。

云轩阁其实就是田妃的卧房,这个名字是田妃自己起的。

正在床榻上休息的田妃听到宫女说皇爷已经到阁门前时,慌得从床上下来,赤脚向外迎。此时崇祯已经步入阁门,田妃赶紧下拜,口称“迎接皇驾来迟,万望赎罪”。崇祯一把拉住她的手,命宫女把她扶起。受宠若惊的田妃赶忙再次万福,口中连说:“谢万岁。”

但她心里面一直咚咚地敲小鼓,怕万岁爷看到隐藏在裙摆下自己赤裸的双脚。

其实,崇祯已经发觉不对劲,因为此时田妃比平时矮了一点。在让她上床时,他看到床头摆着的锦缎面的高跟鞋,明白她是慌得都没有顾上穿鞋,心里生出更多的怜爱之情。

前些年,在一位明朝皇后的陵墓中,出土了十一双设计独特、工艺精湛的高跟鞋。这些设计巧妙、精美绝伦的高跟鞋,不仅成功遮盖了明朝妇女缠足留下的不雅痕迹,更是巧妙地增加了她们的身高和曲线美。当时的皇后们穿着这些高跟鞋,不仅彰显自己高贵的身份,更为自己无与伦比的美貌增加了更多的个人魅力。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明朝皇室的奢华和对美的追求无疑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手拉手把田妃拉到床榻边,让她上床躺好后,问了问田妃的身体情况,崇祯得知她一直感觉胸闷,想到自从田妃进得宫来极少能踏出宫门,就想带她出去转转散散心。他扭身问跟来的心腹太监王廉,这个时节出宫何处值得一看。

王廉俯身上前回道:“皇爷,宫外刚下过雪,今天天好,一个去处是去太液池【1】看太液晴波,虽然湖面都已结冰,滑冰赏雪也挺有乐趣;一个是去香山,看西山霁雪,自山上向下瞧,琼树瑶峰,空阔无际,极为赏心悦目。”

想到田妃的身体状况,怕滑冰再有个闪失,崇祯吩咐道:“可以,去香山吧。”

王廉马上吩咐小太监赶快去通知宫内总管王承恩,准备一切。

万岁爷临时起意要出宫去香山,这一下可忙坏了总管太监王承恩。王承恩知道万岁爷性子急,他要出去就得马上走,但古代皇帝出宫礼制非常繁琐,一时准备不齐,也只能准备多少算多少。他首先让人去通知京营提督曹化淳,安排好沿途的各种护卫。这边准备车辇和各种仪仗,正在忙乱,王廉派来小太监说皇爷催呢。

差不多得了,王承恩一咬牙带着车辇赶奔承乾宫,快到宫门时,他吩咐随身太监:“走,跟我去请万岁爷!”

皇宫午门厚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得到消息及时赶来的众臣守立在宫门之外,见锦衣亲军仪仗出来,纷纷在仪仗两侧的雪中跪下,伏地而拜,口称万岁。

撩开棉帘,向外看了一眼,崇祯皇帝一皱眉,心里不快:“我就出宫去趟香山,弄这些跪送的文武干什么?”

本来看到随驾的这些锦衣卫、仪仗就不高兴的他,此时心里的火气往上涌,但看到面色逐渐红润、眼带感激之光的田妃,忍了忍没有发作出来。

中国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称为“卤簿”。皇帝的卤簿主要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由于是临时定的,所以王承恩安排的是小驾仪仗。尽管是小驾,一切从简,但整个队伍规模还是非常庞大的。

骑马走在仪仗最前方当先开道的是,身着橘红色飞鱼服、腰挂绣春刀的锦衣卫指挥使朱梅。这个朱梅就是天启七年与袁崇焕守卫宁远,用红衣大炮打死努尔哈赤的副总兵,他当时是袁崇焕的得力助手。

头戴凤翅金盔,身穿锁子金甲,手捧天子剑、擎金瓜钺斧朝天镫、腰挂有“随驾”二字金牌、身材伟岸颜值出众的众多天武将军【2】骑马分列左右。戴头巾或者盔帽、穿上衣和下裙连到一起的直缀和贴里袍服、外罩半身甲的锦衣卫普通校尉、力士步下随行。

崇祯的仪仗刚出宫门,京营的御林军士便已封锁了午门通往北城太平门的街道。

现在的影视作品动不动就把飞鱼服和绣春刀弄成锦衣卫的标配,其实不是。飞鱼服是皇帝授予锦衣卫的“赐服”,只有达到一定级别并干出成绩的锦衣卫官员,才有资格获皇帝赏赐,锦衣卫中绝大部分人都没资格穿它。获赐服的锦衣卫在正式场合、参加典礼以及留下画作时,自然会身着饰有飞鱼纹的服饰,来彰显自己的荣耀。绣春刀也是礼仪用刀,它的尺寸偏小,不是标配的武器。

皇帝的大驾“卤簿”,主要由导驾、引驾、前后护卫、前后鼓吹乐队、皇帝大驾等组成。

整个仪仗队列最前面是导驾仪仗。由十二面“大纛”引路,大纛即大旗,每面大旗都有数人托持牵扯;大旗之后是负责清场巡视、持弓弩和金槊的“清游队”;紧随其后的是执朱雀旗、持槊和弓弩的朱雀队;随后是十二面龙旗,分别是风伯、雨师、雷公、电母旗,木、火、土、金、水星旗,左、右摄提旗,北斗旗。

引驾仪仗的前导是由十二排,手执横刀、弓箭骑兵组成的卫队,称之为“引驾十二重”。尾随其后的是一支庞大的鼓吹乐队,乐队之后则是由各种幡【3】、幢【4】、旌旗等组成的旗阵。旗阵之后,又有分列于左右的青龙旗和白虎旗。在这支队伍中间,还穿插和夹杂着手持兵器的骑兵和步甲兵。

引驾仪仗的后面才是皇帝乘坐的车辇,皇帝车驾是整支仪仗队的核心,因此警卫极其森严。前后有数十位驾士簇拥,两侧则由左、右卫大将军护驾,紧随车辇的是禁军的高级将领和宦官。在这些护驾官员的外围则布列着多队禁军的骑兵和步卒,每队禁兵的数量不等,都有军将率领。禁兵配备有弓、箭、刀等兵器,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情况。跟在禁兵后面的是由孔雀扇、小团扇、方扇、黄麾、绛麾、玄武幢等组成的仪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