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汴漂,从说书开始40(1 / 2)

在游人散尽的春夜,王正言哆嗦着在一家围墙外迷瞪了一个晚上。好在没有宵禁,也没有查夜的士兵来闻讯他。

当天刚蒙蒙亮,街道又开始热闹起来,勤劳的人们推出小车,担着担子开始准备卖早餐。

有的铺子也开开门,伙计摆椅子擦桌子,一时间街上炊烟袅袅。

王正言揉了揉眼睛,看见自己附近一个客栈门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出来。

“李铭喆!”他大喝一声,扑了过去。

清早出来寻人的李铭喆满心算计一会儿是吃汤饼还是蒸饼,就看见一条大汉冲过来,赶紧往边上一闪。

“王正言!”他也惊喜地叫道。

王正言一把抱住兄弟,差点泪流满面,“这什么情况,你竟然能穿越,你还一直不告诉我真相。”

李铭喆赶紧给了个眼神,俩人走到一个早餐摊坐下,一边叫了早饭,一边简单把前因后果告诉了王正言。

“就是说我们要找到那些人才能回去是吧。”王正言饿得够呛,嘴里塞满食物,含含糊糊地说。“那正好,咱们可以在这玩一阵子了。”

“你说咱们干点什么呢?不能一直住客栈,又不经商又不科举的。”李铭喆问,“我原来想开个饭馆,酿点酒或者点些小科技树啥的,但是都不是一日之功啊。咱们也没靠山,也不知道呆多久。”

王正言神秘地笑了笑,给出一个答案:“说书。不用任何投入,又能吸引人来,后世的人还一听就知道咱们穿越过来的。”

“说什么?”

“三国,红楼,西游都行,水浒就算了,什么三侠五义,聊斋,金瓶…”

“三国西游就很好。”李铭喆赶紧打断他,“故事都是前朝的,人们知道一些又不多,肯定爱听。”

“你来主说,我给你打下手,一边找人。”李铭喆相信从小酷爱相声小品的王正言的实力。

两人计议已定,出来租了一个小小院子安顿下来,王正言就近在附近酒楼给掌柜来了一段,立马掌柜就给他留了午时的时间段说书。

这个酒楼虽然没有樊楼那种大酒楼的排场,在二流酒楼中也算不错的。一楼大厅,二楼包间。中间有一个小小舞台,晚上有歌手驻唱。

中午时分客人不太多,就没有请小唱和说书的,可是这次掌柜听了一小段三国,立刻和他们签了合同,虽然没敢直接放到晚上的黄金时间档,但是要是后边的书也有这水平,他预感到自己的酒楼一定会因此而火起来。

正在掌柜美滋滋地回忆刚才的三英战吕布,王正言却在那里东摸西摸,“铭喆你看,这桌椅样式,窗格门框都这么古香古色啊。”

李铭喆像看傻子一样看看他,“你是不是还想说都是标准的宋朝样式。”

王正言哈哈一笑,拿着喝茶的小碗翻看,“可惜这里的瓷器还是粗糙,有机会见识一下达官贵人的府邸就好了。”

“你好好说书,以后成名了没准儿有谁请你去家里说呢。这瓷器我看挺不错的,还有花纹,底下也没印着微波炉专用。”李铭喆调侃。

“哎,要是能带回去几个就发财了。”王正言感叹。

这时候,伙计已经应他的要求搬来了一个案子放在中间,还拿一个坐凳摆好,又应王正言的要求不知从什么地方找了一块木头当醒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