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汴漂,从说书开始40(2 / 2)

王正言看时候到了,过去坐下,掂了掂木头,倒也轻重合适,就往案子上一拍。

“咣”的一声,周围稀稀拉拉坐着的客人都望过来。连楼上唯一包间的客人也把视线转来。

王正言没直接说书,而是唱起了三国演义主题歌,开篇那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气势磅礴临江仙一出来,即使王正言唱的全都不在宋朝的调上,也引来所有人的瞩目。

王正言学着单田芳的口气紧跟着讲到:“各位客官,小的不才,今天给大家讲个三国的故事。

说是故事,那就有改编,众位要有谁的后人在此,我先给您陪个不是,是小的冒犯了。

这三国讲的是汉末时期,群雄并起。先有黄巾作乱,后有董卓乱权,后来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三分归一统的故事。

那么有人说了,这书从汉朝末年讲起,它怎么不叫一国呢,十六路诸侯讨董卓,怎么不叫十六国呢?怎么就叫三国呢。”

“串了,串到歪批三国相声里去了。”李铭喆在下面一通使眼色。

王正言正放飞自我呢,见状赶紧把那句“因为它带三的故事多”这句咽下去,说道“客官您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他简单交代了背景,开始讲桃源三结义。

宋朝虽然小说故事也不少,怎比得这被后世奉为四大名著之一,中小学生必读书目,电视剧连播二十年暑假,评书人人皆知的三国演义。

即使刚刚开头,就听得酒楼里鸦雀无声。伙计小声上菜,客人天也不聊了,饭也不吃了,唯恐那句没听清。

直到两刻左右,王正言口干舌燥,说出那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次分解。”之后,酒楼才哄然声起。

不少人纷纷请求再讲一段,也有那有钱的客人铜钱往台上乱扔,甚至二楼还扔了一角银子下来。

李铭喆赶紧给王正言端了茶水,一边美滋滋捡钱,一边看客人反应。

当然不会那么巧,就有欲搭救之人会恰巧此时此刻出现此地。

王正言虽然平时就是个话唠,这时候也嗓子冒烟,实在说不来再一段,掌柜赶紧出来帮忙陪笑道歉,说明明日还是此时继续,大家才算作罢,纷纷回归正题。

可是这段三国随着客人散去很快就传开了,连明朝杨慎做的这首临江仙一起传了半个东京。

宋朝这时的词多清丽婉约,以便歌唱。苏东坡还没成名,辛弃疾更未出生,豪放派词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首临江仙一出,又贬又赞,王正言也不在意,反正也不是他写的。

在酒楼蹭顿饭,回到住处催着李铭喆给他买清凉润喉的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