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见家长26(2 / 2)

任晓雨已然心里有数,料想只要刘斌助力,小弟断不会下车间的。然而再听刘斌细说,才发现态势不容乐观。

原来,今年厂里还计划安置十四个大学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他们大多数也会选择行政岗位。这样一来,原本的22个岗位就只剩下区区的8个名额。

“十选一啊?”任晓雨登时傻眼了。

眼看任晓雨眉头紧皱,刘斌赶紧补充:“还有一个情况我没说,陈青云已经向刘厂长正式申请,点名要任擎文到他们部门,刘厂长当时没有反对。”

“真的吗?”任晓雨和秦文娟同时问道。

“当时没关门,我在外面全听到了。”这就是秘书的岗位优势了。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任晓雨娇嗔地拧了刘斌一下。

“晓雨!明明是你一直打断人家。”任妈板着脸训斥道,心里却是乐开花。

“呵呵,怪我嘴笨,一下没说清楚。”刘斌出来圆场,话锋一转,语气正式地请求道:“伯父伯母,过几天我想带晓雨去我家看看,不知道方便吗?”

“去吧,应该的,替我们俩向你爸妈问好。”任妈笑道。

这本就是应该的,任国富自觉身体状况实在经不起折腾,就对任国柱说:“国柱啊,不忙的话,你这个做叔叔的跑一趟,一起去吧。”

秦文娟抢着回答:“没问题,找个星期天,我们家三口跟着晓雨,一起去一趟八五。没问题吧,刘斌?”

“这当然好了。”刘斌高兴地应承下来,任晓雨有亲人陪着是好事,而且双方的家长有必要当面沟通一下。

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毕竟任晓雨的婚事已经把四位长辈折磨到了极限,现在终于苦尽甘来了。

只有任擎文例外,一脸茫然地问道:“八五?!”

“就是津铁。”任晓雨解释道。

“津,津铁是哪?”任擎文仍是一脸的不解。

“津门铁厂啊。”秦文娟说。她觉得也该带儿子出去转转丰富一下阅历了。

任擎文之前还真没留意刘斌是哪里人,一直以为他是市里或县城的,这时听到“津门铁厂”直接惊呆了,那可是全国三大直辖市之一呢。

他立刻瞪大眼睛大呼一声:“去津门!?刘秘书你是津门市人啊?”

看着他大呼小叫,又疑惑不解的样子,所有人哄堂大笑。

只有任晓雨看不过去,对着任擎文的耳朵小声解释了一下:津门铁厂不在津门市,它是津门的一块飞地,就在距离赵都市区一百公里的地方。

任擎文这才明白过来,忿忿地小声嘟囔:“那也是津门啊,我说错了吗?”

一直到送走刘斌,任擎文仍有几分怏怏。

不过此时,大伯大娘倒是态度翻转,悄悄告诉任擎文,女婿哪有侄儿亲,刚刚只是说些好听的场面话,引出分配工作这个话头,哄着刘斌出把力而已。毕竟他还不是正牌女婿,总不好直接发号施令。

这,才是任家人今天的主要目标。

二老如此哄着,这场景依稀回到了幼年时的小擎文——撞到桌子疼得哇哇大哭,大伯大娘一个拿糖哄,一个对着圆桌破口大骂。

任擎文不记得这些,只是心里甜甜的,实则内心也清楚,并不是大伯大娘对刘斌不够真诚,只是亲疏有别罢了。

总之近期的头等要事,就是任擎文的工作了。任国富为此还做了深远考虑,他虽不曾坐过办公室,但也在库管一职做了多年,对单位的规则一清二楚。就业这种事上,即便刘斌、陈青云真心实意帮忙,结果仍是难料。因此他的想法是让任擎文接他的班做库管——这工作没有下车间那么辛苦。

其实接班制度早已废止,他这里说的接班,乃是企业自己的土办法,毕竟“新人进老人退”,企业的工资负担就降了,很多单位仍在暗中实行。

“大哥,这可不行。现在退休的话,退休金连工资的一半都没有,太不划算了。”秦文娟一听接班,立即出言反对。这个话题已经探讨过数次,任国富至少还能再上班五年,算下来的确血亏。

“工作这事顺其自然吧。”任擎文一副不在意的样子,“不过我倒希望大伯早点退休,等明年我姐生了小孩,正好在家抱子弄孙享天伦,少挣点钱无所谓,快乐最重要。”

“抱子弄孙”这话一出口,大伯大娘的情绪瞬间激动起来,一左一右夹着他叽里呱啦地说教起来,“你姐生的那是外孙,外姓的,你懂吗?抱孙子这事得指望你,……侄孙子?侄孙子也是孙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