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见家长26(1 / 2)

任晓雨家虽然是个三室一厅的格局,但有些奇特。那个所谓的厅其实是个空间狭小的暗厅,仅能容纳一张餐桌,作为餐厅之用。因此,这一栋楼的居户大都将其中一间朝南的卧室改造成了客厅,这样空间就显得宽敞了许多。

客厅的主位是两把单身沙发,任国富和付珍通常就坐在这里。另一边则是一把长沙发,作为来宾的座位。不过今天,刘斌只能坐在一把椅子上。

“等你们半天了,外面很热吧,快进来。”秦文娟开门将人迎进来,随后又回到丈夫任国柱的旁边坐下。

任晓雨一一介绍,刘斌礼貌地依次打招呼问好:“伯父伯母,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刘斌。”

任国富老两口端坐在沙发上,只是微微点头,轻声应了一句:“嗯。”

在进门之前,任晓雨已经提醒过刘斌,男方首次上门拜访,总要让任家老两口摆摆架子,不可能立刻就让他坐下。这是规矩,也是考验。

刘斌拎着袋子站在原地,微笑着说道:“早就想来拜访二老,但一直有点忙,这周有空了就赶紧过来了,还请二老见谅。”

任国富缓缓点头,表示认可。任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道:“坐吧。”

秦文娟上前接过礼品,放在茶几上,刘斌这才在任晓雨旁边的椅子上落座。

任国富嘴角含笑,眼神温暖,端详片刻后说道:“年轻人挣钱不易,破费了。以后来不用带东西了。”

刘斌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是我和晓雨的一点心意。蜂王浆和人参酒是给您补身体的,燕窝和披巾是给伯母和阿姨的,茶叶是给叔叔的。”

任国富眼睛一亮,喝酒正是他的一大爱好。但上了年纪后,身体不好,老伴对饮酒有所限制。他忍不住眼馋地多看了几眼那酒瓶,然后抬头问道:“在厂里做什么工作呢?”

刘斌明白这是明知故问,但仍保持恭谦的态度,回答道:“我是刘厂长的专职秘书。”

“嗯,不错。”任国富说完这句话后,将目光投向老伴,把接下来的谈话主导权交给了她。

付珍再次开启话题,询问了一些关于住房、年龄和家境的问题。刘斌耐心地一一回答。

付珍看了看时间,觉得已经聊得差不多了,便说:“你们继续聊,我去厨房做饭。”

至此,刘斌算是得到了二老的认可,顺利通过了这一关。

任晓雨和秦文娟也赶忙去厨房帮忙。

这边几个男人继续闲聊,话题则是围绕着工厂的效益展开。在这方面,刘斌不能隐瞒实情,便实话实说:“目前的情况不是很理想,但刘厂长正在想办法解决。”

他笑着安慰众人,但实际上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不安。眼下的局面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统购计划的急剧萎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各地涌现出了更多的竞争对手,甚至还有外资企业开始进军这个市场。

此外,随着人口高峰的一代人陆续开始上班,企业的员工数量不断增长,但是退休的员工却寥寥无几,导致企业组织变得日益臃肿,工资负担也持续攀升。

“好啦,不聊这个了。今后有什么发展规划?”任国富话题一转。

“我这一二年的想法是,在刘厂长调离之前,谋求一下厂长助理的职务,或者至少也是个车间主任。”刘斌语气平和,但充满了自信。

刘斌作为厂长的秘书,实际的权力不算小,但是级别也就相当于一个二类科长。厂长助理则是跟副厂长一个级别的,是可以行使一部分厂长的权力的,眼下这个职位正在空缺中,从秘书一步跳到助理,其实有点难,先做个车间主任倒是容易些。

“嗯,挺好。”任国富点头表示赞同,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他最关心的是刘斌是否会跟随厂长调离,那样的话就会让他的女儿任晓雨面临两地分居的困境。现在听到刘斌的打算,显然他并没有调动的打算,这让任国富感到放心。

随着任晓雨一声“开饭啦”,晚宴开始。任国富兄弟俩喝的是刘斌送的人参酒,刘斌则和任擎文喝啤酒。推杯把盏,男人们话多起来。任国富在了解刘斌的求学经历后,自豪地竖着大拇指赞道:“嗯,有出息!小文,你可要多跟人家学学,将来争取考上大学!”

对这个大伯,他真是无言以对。哪有拿女婿跟侄子相提并论的道理。

秦文娟也感到一阵的尴尬,这话就真是戳到她的痛处,她只能笑着附和:“听见没!你可要努力啊!”

任擎文感到烦躁,干脆把话说清楚:“我已经决定不读高中了,大学你们就别想喽。”

任国柱还好,秦文娟脸色难看极了,她其实也没强求任擎文怎么样,但是也别这么光棍地说出来啊,这是要破罐破摔么。

“早点上班也挺好的,你说呢?”任晓雨语气平和,眼睛看向刘斌。

刘斌立刻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解释了近期的工作分配形势。

按今年招工计划,大概会有22个行政岗位的空缺,而应届的初高中毕业生总共有八十多人。换言之,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有机会在办公室工作,这样的概率已经不算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