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七月琐事27(1 / 2)

六月转眼过去,时间进入盛夏,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车间科室,皆是一片酷热炎炎。

任擎文顺利毕业,但工作的事迟迟没有结果。据刘斌说,行政岗名额的分配仍有分歧,几位领导还在商议斟酌,相关的人家也在忙着攀亲托熟。

相对于成人的忙碌,这些待业的子弟倒是无所事事,有的干脆出游探亲,如张莉去了姥爷家,李猴去了爷爷家。王凯旋没离开,但被锁在家里反省。

任擎文的日子也悠闲下来,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任晓雨家打卡早饭,跟大姐闲聊几句,下午的时候就自己待在家中,在房间弹弹琴,或是写写画画,记录一些灵光闪现的想法,凉快了就在小院的摇椅上坐一会儿,品一口茶,闭目养神。

偶尔他也会出去走走,期间去看望过一次王凯旋,隔着安全门把郭燕送的漫画递进去,说些劝其改过自新的话。

当然,去的最多的还是舞蹈室。秋静涵练舞时,他就默默地坐在一边欣赏,偶尔捕捉到绝美的动作瞬间,也会匆匆记下,以备拍摄时选用。等她歇息时,任擎文就上前殷勤打扇,讨教一些舞蹈上的专业知识,或是谈谈各自的近况。

当秋静涵得知任擎文的会考成绩还不错,却不参加中考时,会惋惜地喃喃一句:“晓雨怎么不管你呢,真不懂事。”当知道这是任擎文自己的选择,且任晓雨也支持时,她又鄙夷起来:“你们姐弟俩啊,纵观古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两人近来日渐熟稔,在秋静涵看来,任擎文是有些才华的,拼搏一下未必不能考上大学。

时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观念深入人心,读不读大学,人生轨迹可是天壤之别的。秋静涵自己就是获益者,一个舞蹈学院的艺术生,顺利入职劳资科,这在当年可是羡煞众人的。

至于任晓雨那个自然课老师,完全是机缘巧合——她本是分配到幼儿园,因其小儿止啼的技能太过突出,被借调到子弟学校管束学生,结果原本令老师头疼的班级被她调教得规矩服帖,后来就顺理成章地调到了学校。

大抵是这番经历让任晓雨觉得,不读大学照样能坐办公室。秋静涵如此想着,忍不住又碎念起来,“读了大学才有干部身份。你姐就是无知。”

“没事的。”任擎文洒脱地笑笑,并不生气。除了任家人,秋静涵大概是唯一可以这样对任晓雨无礼的人。若换做旁人如此批评大姐,任擎文肯定不会客气。

“你个傻孩子!”秋静涵没好气地说,然后就耐心地讲解干部身份是怎么回事,以及今年的分配形式,她在人事科耳濡目及,对这些的见解比刘斌还要细致入微一些。甚而,她还建议任擎文多往陈青云那跑跑,“你跟他那么熟,现在又有了刘斌这层关系,让他把你安排到综合部,也不是什么难事……”

“秋姐说的对,回头我找他。”任擎文不动声色,心里却对她称许起来,秋静涵固然有些小女人脾气,偶尔还会尖嘴薄舌,但心地还是十分善良的。

事实上,任擎文已有数日没跟陈青云说过话。倒不是为了避嫌,而是对方一直在忙。任擎文把卡农的简谱整理出来后,陈青云就找到副总工张海峰,沟通用二胡演奏以及录音的事。张海峰倒是很有兴致,玩音乐本就是他的一项趣事,对此十分配合。但毕竟是第一次录音,总有很多细节问题要琢磨解决,陈青云一直在为此忙碌。

马上开拍了,是该沟通一下了。

任擎文如是想着。而意外的是,陈青云却主动找上门来,只是时间有点不对头,他竟是凌晨两点来砸窗的。从睡梦中惊醒,任擎文火冒三丈,然而当他得知陈青云的来意,那股怒火瞬间就消散无踪。

“喻丽华?!”任擎文惊讶异常,很快又忐忑不安起来。喻丽华这个时间打来电话,他猜测是遇到了麻烦。

任擎文:喂。

喻丽华:是我。

任擎文:你在哪里?遇到麻烦了?

喻丽华:我能有什么麻烦,为什么这么问?

任擎文:凌晨来电话,我以为你出事了呢。

喻丽华:嘿嘿,我在巴黎,这里还是傍晚。

任擎文:大——小——姐,你不能早几个小时打过来吗?我们两家人都被你折腾醒了。

喻丽华:没办法,我这会才有时间啊,而且国际长途很难打通的。

任擎文:好吧。你怎么出国去了?

喻丽华:暑假嘛,我奶奶非要安排我来旅游,主要也是因为那个五号病。

任擎文:噢,挺好的,玩开心点。

喻丽华:唉,没什么好玩的。

任擎文:巴黎有很多风景名胜,比如巴黎娘娘庙。

喻丽华:嗯——?哈,那叫巴黎圣母院。

任擎文:对,巴黎圣母院,记得在那多拍几张照,这地方迟早要大火。

喻丽华:去了,感觉一般。

任擎文:那去卤煮宫看看吧,有挺多艺术品,我记得《蒙娜丽莎》就在那,你应该喜欢。

喻丽华:是卢浮宫。从你嘴里出来就没好话。

任擎文:哎,主要是馋了,好久没吃荤腥了,做梦都是猪头肉。

喻丽华:哈哈,好可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