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四大战役(漠南之战)(1 / 1)

汉武帝用了大概十年时间,以四次大规模决战,彻底瓦解了匈奴帝国的强势和威压,从此匈奴帝国走向没落。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汉帝国削弱了匈奴的威胁,但自身也是受损严重,绝对不能像今天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汉武帝时就是大汉帝国407年中最强大的时刻。

第一战:河南之战。

此战前面已经单独介绍,在此不用赘述。之所以在本篇章再次提出,是为了提醒读者朋友,有一些历史文献将汉帝国与匈奴帝国之间的决战总结为三大战役。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前面的河南之战十分重要,是后面几大战役的基础。其用兵规模虽无法同后面几战比较,但对匈汉两国之间局势优劣变化的左右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第二战:漠南之战。

这是汉武帝延续河南之战的胜利,针对前面提到的,匈奴两臂舒展,对汉帝国形成左右钳制之势的破解。在汉帝国来说,这称之为“断其右臂”行动。

这是汉武帝战略高明的地方。

匈奴的右臂,直接关联着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一是西域,汉帝国断其右臂,可以强势介入西域的争夺,从而遏住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断掉匈奴帝国最重要的经济源头。二是青藏板块中的青海,这块地方的羌人不服汉帝国的王化,时叛时服,匈奴与其有勾连迹象,断其右臂,可以斩断匈奴与羌人之间的联系,各个击破就成了必然。

反观匈奴左臂。这是原东胡的地盘,目前有东胡残余势力乌桓鲜卑等民族盘踞于此,朝鲜那边也颇有异心,这些不安分因素,对汉帝国的影响远远低于对匈奴帝国的影响。汉帝国根本不需要对匈奴左臂大规模用兵,因为乌桓鲜卑朝鲜自会牵制匈奴左臂相当精力。

更关键的是,前面第一战汉武帝已达成战略目标,收复河南地,筑朔方城,控制了河套地区。从这个地方退可防守关中,进可向匈奴漠南奇袭。匈奴右贤王屡次在此区域用兵,就是想要夺回河套地区的控制权。

所以,综合权衡后,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发动了进攻匈奴的第二战,战略目标:重点针对盘踞漠南的匈奴右贤王。前124年春,卫青率3万骑兵出塞,乘夜悄悄包围了右贤王的王庭(约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右贤王自以为王庭距汉境遥远,汉军不可能奔袭至此,因此未做任何防备,当夜右贤王还喝醉了酒。卫青乘机指挥汉军发起突然进攻,匈奴立刻乱作一团,右贤王从梦中醒来,大惊失色,无法组织抵抗,急忙携爱妾,领数百精骑突围逃走。卫青急令轻骑校尉郭成等率军向北追击。郭成等追赶了数百里,见无法赶上,才返回。此战,汉军俘获右贤王部众男女15000人,裨王(匈奴小王)十余人,牲畜数十万头,大获全胜。而后,再用一年多时间,大小战斗数十次,巩固此战成果。

实际上,此战匈奴帝国与汉帝国各有胜负。卫青基本上斩断了匈奴右臂,右贤王有生力量受到重创。但汉将赵信却在战斗中被匈奴俘虏而投降,成为中行说之后,第二个投降匈奴且对汉帝国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人物。他向伊稚斜单于献策,将匈奴人畜军队向北迁移,诱使汉军深入,乘其远来极疲时,再给予打击。伊稚斜单于见汉军日强,便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撤离漠南地区,向漠北远移。另外,还封其为“自次王”,将伊稚斜单于的姐姐嫁给赵信,下令在今天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南麓乌兰巴托西鄂尔浑河南岸车车尔勒格,筑赵信城以奖赏他。明朝大思想家顾炎武写过一首《塞下曲》,诗曰:“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即今三月莺花满,长作江南梦里人。”诗中的赵信城便是匈奴为赵信筑的城池,在诗中代指塞外风光。不过,在这里我再啰嗦两句,实际上,赵信本身原来就是匈奴人,是匈奴一个小部落首领,在一次战败投降汉朝,改名赵信,被封为翕侯。现在再次投降匈奴,算是“反正”吧。

事实上,漠南之战并没有达到汉武帝想要歼灭匈奴帝国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仅仅只是将匈奴右贤王击溃,并未能对匈奴主力造成多大损伤。且因为赵信的投降,让匈奴洞晓了汉帝国的战略意图,后撤形成战略纵深,使得汉帝国军力不敢长驱直入,怕被匈奴穿插分割,由此也说明汉军当时作战主要还是改进型的阵地战,像河南之战那样卫青千里奔袭的高机动运动战,只能看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并未能形成规模和对匈奴战略上的威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