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燕逐东胡(1 / 1)

战国诸雄中,秦赵燕三国所处位置直面西北和北方边缘民族,所以这三国在参与中原争霸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应对北部边缘部落。前面讲了秦灭义渠、赵亡中山的故事,这只是他们面对边缘民族浴血战斗中的一部分。下面,再讲讲燕国是如何面对边缘民族的。

在燕国的北方,主要是古中国东北地区,亘古以来便有东胡、濊貊、肃慎三大少数民族存在。

其中濊貊族在夏商之际便广泛分布于南起朝鲜半岛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广大地区,主体在东北,周灭商后小部分迁至朝鲜半岛,汉时曾建扶余国。

肃慎是现代满族等通古斯诸族的祖先,分布大体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区。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联系,舜时曾贡弓矢,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至春秋以前,肃慎一直臣服于中原王朝。但因距离中原太过遥远,联系时有时续。史学家认为,战国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辽金元明的女真,应该都是源于肃慎。

关于濊貊、肃慎的故事,后面有机会的话,我们会再次叙及。这里重点讲讲东胡的故事。

从中原文明的角度来说,因为东胡位于匈奴以东,故名之为东胡。这是因为匈奴所处位置,相较于东胡所处位置,要距离中原文明近得多,中原人知道匈奴而未听说东胡,但是实际上,在战国那个时候,东胡实力远较匈奴强盛,已俨然成为东北霸主。据考证,后世大名鼎鼎的鲜卑、柔然、契丹、室韦、蒙古等民族,都源于东胡。

追溯其起源,我们发现早在商初,东胡就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包括许多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近人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发掘的东胡人墓葬证实了此点。春秋时期,东胡经常从上谷(河北怀来县一带)至辽东一带,侵入燕国和赵国。战国时期,东胡强大起来,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

而这时的燕国,虽勉强挤入战国七雄的行列,但南有齐赵两强国隔离中原,让他基本上没有问鼎天下的可能,只能算是垫底的存在。前316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两年后,齐宣王借平乱之名,派大军灭燕。前312年,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燕昭王)归国登基,燕国复国。燕昭王广纳贤士,励精图治,任用乐毅、秦开等贤臣猛将,燕国盛极一时。

在这里我们讲述这段时期,秦开破东胡朝鲜的故事。

秦开,鲁国人,燕昭王复建燕国后,投燕。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向南劫掠燕国北部地区。燕昭王为确保北部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秦开为质。秦开智勇双全,在东胡广交朋友,深得东胡王信任而得行动自由。由此,他洞悉东胡各种民情风俗,详细掌握了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军队布防情况与活动规律。

后,秦开寻得机会,逃奔回国,于公元前300年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秦开不满足于驱逐东胡的功劳,继续“度辽东而攻朝鲜”。

这时,朝鲜半岛已有地方政权建立,正是箕子朝鲜。据《史记》,商纣王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正是“箕子朝鲜”。

秦开大军攻入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以西大宁江流域博川郡境内的博陵古城),取地两千余里。而后,燕国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筑长城以拒胡。

其中,辽东郡的建立,是中国东北地区进入中华文明体系的标志性事件。至此,燕国占有今辽宁全域和朝鲜半岛部分地区,盛极一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