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春秋人(六)71(2 / 2)

只见这伙甲士中有一名甲士突然拔出佩剑,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自己身边的两名甲士刺死,又手持长戟刺向另外两名甲士,还没等赵盾反应过来,他拉着赵盾就跑,一直跑到赵府门前。

一直到这时,赵盾都没有认出这人是谁?只见那人扑通一声跪倒在赵盾面前:“主公,可还记得桑下饿人?我就是那位饿人!”

赵盾猛然忆起,数年前他去首山打猎,当时在桑树林中休息,看到倒在林中的灵辄,当时他已饿得奄奄一息。赵盾忙让人拿来食物给他吃,灵辄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却不吃了,而是把余下的食物藏于袖中。赵盾觉得很奇怪,就问:你不是饥饿吗,才吃几口,怎么不吃了?

灵辄回道:我出去求学已有三年未回家,也不知家中老母如何了,剩下的食物留给老母亲吃。

赵盾觉得这人是个大孝子,于是对他说:你放心大胆地吃饱就是了,我再送你些食物让你带回侍候你母。

等灵辄吃饱之后,赵盾又给了他一些食物和肉。

后来灵辄应证入伍,当了晋灵公的甲士,听说晋灵公设计害赵盾,于是就有了他舍命救赵盾的事情了。

这就是知恩图报!

赵盾又逃过一劫。但他与国君晋灵公的矛盾已白热化了,家里是不能呆了,于是他逃到了山上,反正山西的山多。

在他在山上呆的日子里,他的族弟赵穿在桃园杀了晋灵公。于是赵盾又急忙赶回绛都,主持大局,派赵穿将晋文公另一个儿子公子黑臀从国外接回奉为国君,即历史上的晋成公。

晋国的史官董狐记载这件事,写下:“赵盾弑其君。”赵盾看到就找到史官:“您写错了,弑君的不是我,是赵穿呀!”

“没有错,您身为晋国的执政官,赵穿弑君时,您仍旧执政,而且事件发生后,您并未治赵穿的罪,不写您弑君,又该写谁呢?”董狐不慌不忙地说道。

史官的意思是,您身为政府最高级别的官员,弑君事件发生后,您并未采取任何措施,甚至未治赵穿的罪,弑君事件您脱得到了干系?说不定您就是幕后主谋。

就是这句“赵盾弑其君”,后来为别有用心的人抓住了把柄,以此为赵家带来了满门抄斩之祸,赵盾也为他的一再纵容赵穿最终买了单。这是后话。

话说回来,赵盾为了收买人心,于是向新即位的晋成公建议,恢复晋国的公族。

晋国自晋献公以来就有驱逐群公子的传统,特别是骊姬乱政时,除大子外,公子都被赶出国。这样政权便旁落异姓诸侯手中,但时间一长,异姓诸侯的权力大了起来。

国君同样有烦恼。晋成公想了想,采纳了赵盾的建议。将公室的土地授予众卿的嫡长子,而视他们为公族。又将众卿的其他嫡子叫做“馀子”,将众卿的小老婆生的儿子叫做“公行”。这样的话,晋国又出现了所谓的公族、馀子和公行。

赵盾的家族当然也升级为公族。而赵盾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将公族大夫让给了同父异母的弟弟赵括,自己则担任了公行。

这个公行主要的职务就是掌管国君的车子,这一族就称为旄车之族。听上去像是车队队长的小职务,但以后晋成公想去哪里,第一个要打招呼的就是赵盾了。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变动。

历史上很多事件,看似惊天动地,其影响可能仅仅是一时,而一些制度静悄无声,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公族复立就是影响深远的一项变动。成为晋国的公族,卿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展自己的家族力量,而国君的权力则变得越来越薄弱。

赵盾由此度过了政治上的危机,而晋国的权力从这一刻不可逆转地朝异姓卿族转移,两百年后,实力最为雄厚的三大家族瓜分了晋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