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春秋人(七)72(1 / 2)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采取了一项不同于他先辈的军事行动:勤王。

楚庄王的先辈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原,攻打陈、蔡、郑、宋这些国家上,而往往成就霸业的都在“勤王”上做文章。

想当年,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既尊王又攘夷;晋文公帮助周襄王赶走戎人进攻(其弟王子带招来的),并把他从国外迎回;秦穆公向西攻灭戎族,周王还给予高度赞赏。

要想成就霸业,必须“勤王”,不可把目光总是放在郑、宋、陈、蔡这些二流国家上,但要勤王该怎样“勤”呢?

机会来了,只要把心思放在要干的事情上,机会总会有的。

陆浑戎族时常骚扰周国。

陆浑戎族早先居住在如今甘肃敦煌一带,晋秦两国联手打败这一部落,当时约定,晋国要人,秦国要地。于是晋国就把陆浑戎部落迁到了今河南蒿山一带居住,这里归晋国管理,而且这一地区离周国较近。

这部分陆浑戎族人很善战,如果利用得好,可以让其抵御北方戎狄的进攻,以保卫周王室安全。但是随着晋国霸主地位的下降,浑戎部族失去了强有力的约束,于是就时常骚扰周国,周国反正势力弱,打又打不过,请人帮忙恐怕也请不动。

这时机让楚庄王抓到了,他直接出军出其不意打击了陆浑族,虽然没有消灭这一族,但也让他们认识到虽失去了晋的约束但“天敌”还是有的,消停点吧!

楚庄王的这一击,使周王室相当满意,急忙派王室成员王孙满带酒带肉前去慰劳。

王孙满这人,前面已经说过,看行动就能预测结果的人。当年秦穆公派孟明视等人率军远征郑国时,看到途经洛邑时的秦军,就预言秦军必败。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言很对。

用现在的话说,王孙满就是一位“撅起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的人。这样的一位人被派去慰劳楚庄王,对楚庄王的一言一行那是看了一个透,于是就有了比较著名的名言“在德不在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