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宇宙移民计划,顾名思义,就是让全人类移民到宇宙的其他宜居星球的计划。

在大灾变之后,全球海平面依旧在不断上升,平均气温也在不断升高,夏季极热,冬季极寒,温差增大。

极端天气带来的除了越发难忍的体感,还有病毒、瘟疫、生物灭绝等各种负面影响。

也许你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生物种类越少,距离人类的灭亡也就越快。

为了拯救人类自身,环星联邦也在尽力去确保生物多样性,留下生物活体样本和DNA样本,可是这种努力,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根据环星联邦的科学家团队预测,再过最多五年,地球就将完全不适宜人类生存。

如果在五年之内人类还没有成功移民星际,那么等待人类的,只会是在地下苟活,最后慢慢在极端天气下灭亡。

20多年的全力研究下,能够进行跃迁跨越光年的宇宙飞船终于造出了第一架,人类的移民总算是有了希望。

可是,这里面又牵扯到一个问题——人类脆弱的身体难以经受空间折跃的摧残,肌体会在跃迁中破碎,在过快的速度下被绞成肉泥。

这么说似乎过于血腥了一些,总之,不采取保护措施的话,会死。

血肉之躯还是脆弱了一些。

空间跃迁的技术其实并不是环星联邦研究出来的,至于它的来源……

是外星科技。

外星人是确实存在的。

早在大灾变之前就有众多关于外星人的传闻,还有个别国家公布过外星生命遗体。

早在1878年就已经出现了UFO的相关报道,外星人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1977年就有人观测到疑似外星人的讯息,多年来收集到的宇宙信号数不胜数。

随着人类对宇宙、对星际的探索,关于外星人的猜测也越来越多,人类向外发送过地球的讯号,霍金也曾提出过“不要回答”的著名言论。

虽然大众没能够亲眼看见外星人存在的证据,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

毕竟在偌大的宇宙当中,如果只有地球演化出生命,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如果一条鱼生活在水里,水里却没有其他的鱼,那么就说明它生活的水域并不是活水,而是人造的鱼缸。

同理假如世界上没有外星人,或者人类发现不了外星人,那样比世界上有外星人要更加可怕,因为那就意味着人类可能正在被圈养。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不但不但发现了外星人的踪迹,顺利和外星人有了接触,而且暂时没有遭受到怀有恶意的外星人的大范围侵略和打击。

由于飞船的跃迁技术是基于外星科技发展而来的,比现有的技术要高上不少,中间有一部分断层,所以环星联邦的尖端科学家们几乎都在为了弥补这道断层而努力。

其中也包括舒望。

舒望手头的s合剂完善项目是优先级最高的项目之一。

杨少将之前和舒望说了一些内幕,原本在成功使用碳化硅基材料和超合金制作了跃迁防护服后以为宇宙飞船载人试飞行一事应当是十拿九稳,可是在最近一次测试当中发现,即便是穿着防护服,依旧不能进行完全的防护。

当然,肯定不是用人做的实验,受伤的还是小白鼠。

被保护在防护服里的小白鼠在进行了空间跃迁之后依旧死亡了,虽然不像无防护时那样成为肉泥,却也是伤痕累累,失血而死。

在短时间内提高肉体“防御力”的方法尝试了很多种,要么在试飞之前无法完成,要么效果不理想,之后翻找卷宗,才终于把埋在大灾变前,被视作禁药的s合剂翻了出来。

经过一周的实验,再加上有光子计算机的辅助,生物电信号和s合剂相结合的进度还算顺利,数据已经完成了80%,要是现在让这些数据落在OLY手上的话……

黑市上绝大部分的s合剂都出自OLY,要是再让他们改良合剂进行人体强化的话,联邦以及普通人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被迫跟着进行“自驾游”的舒望思索着处理怀里衣服內襟口袋里的纸质数据记录的方法。

这场“自驾游”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了,从海市开到了隔壁苏市。

江南地区的绿化一向很好,茂密的绿植在几十年无人打理的情况下野蛮生长,在满是辐射的雨水中坚强地存活了下来。

人迹罕至的地表建筑都被植物覆盖,在雨水洗礼下摇摆的植物们散发着淡淡的荧光。

是的,适应了核辐射几十年,它们大多数都变异了。

道路并不通畅,战时横陈的建筑和车辆尸身在城市中散乱着,虽然有专人清理,却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过好歹是留出了城市主干道以供行驶。

进入主城区之后,吉普的车轮压过碎片和藤蔓,逐渐偏离了主干道,向着偏门小路行进。

走的多是一些奇怪的路,从钢板开上别的车的车顶,从车顶上到楼房二楼,再从废墟构成的坡道下去,穿过迷宫似的围墙。

这路有点大灾变之前缺德地图的味道了。

试着动了动,舒望发现右边胳膊已经完全失去知觉了,根本不受控制。

受人所制,还少条胳膊,情况不太妙。

“去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