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场特殊的旅程25(2 / 2)

他只是微笑着挥手,我们阔步而行,像行走T台的模特一样,穿着最时尚、最前沿的服装,享受着人们热烈的欢呼。

终于坐上了车,一切平静下来。

“思梁,你好厉害!”

“怎么了?受到长官的夸奖,我感觉无比的荣幸”。他紧紧搂着我的肩膀,我斜靠在他胸前。

“你是个心理强大的人,这样的环境你都可以自如应对,是个地道的好演员”

“其实,我也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我也受过很多苦的,原来在国外,勤工俭学,也有很多吃不上饭,遭人白眼的时候,所以,我也变得坚强了。”

“这些你好像从来没有对我说起过。”

“你好像也从来没有给过我机会啊,”他微笑着将头靠在我头上:“宇,每个人都经历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磨难,磨难不可怕,重要的是看待磨难的态度,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难以逾越的坎儿,只是,人和人的认知是不同的,生活的环境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不管别人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只做好自己就好,我希望以后的我们是幸福的,快乐的,嗯?你说呢?”

我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靠着他。

他轻抚着我的额头,低声细语:“我的宇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啊,明天是幸福的,我也一直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那颗沉重的石头也正从心中一点点搬离,我已经从时光隧道的这一边走到了另一边,无尽的阳光就在尽头闪耀,我暗暗告诉自己,不论这次行程的结果如何,都终将释怀,开启崭新的生活。

车子一路向北疾驶,窗外的风景如同移动的油画布一样,深黄色、浅黄色、紫红色、黄绿色还有鹅黄色的树叶交错在一起,铺展着最绚烂的色彩。

慢慢的,车子上到高速道,那些绚丽的色彩被空旷的田野替代,远处村庄上成排的树林像连绵起伏的山峦,笼罩着一片朦胧的色彩,我又想起了儿时坐在村西的麦场上看向远方的情景,那个朦胧的远方是所有梦想孕育的地方,对远方的渴望填满了所有童年的时光,此时身在远方,而家乡则成了心底对远方的另一种渴望,那种乡愁同样如儿时的梦想一样魂牵梦萦,那首刻骨的“八声甘州-日暮望乡愁”是怎样铭刻在心底。

忆前尘往事晃如烟,几多梦无眠。叹梧桐细雨,凋红落叶,破壁惨园。最是人离物变,涩涩绪难牵。情起孩提事,悲滞心田。

日暮独临溪畔,看雾云莽莽,愁上眉间。想华年逝远,壮志碎流年。念乡土,倚门南望,复几回,萧瑟夜凉天。

这是我最初到师傅那里做学徒时写的,记得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天,傍晚寒凉的风吹着树叶,而我陷入了一片迷茫,构图、雕刻远没有想的那般顺利,想成为像小曼一样的雕刻师,遥远地可望而不可即,那份绝望和悲凉充斥着我,想起遥远的家乡,不禁潸然泪下。幸好师傅让我做管理,一起才慢慢好起来。

车在飞驰,大脑也在飞速运转,一个个画面在眼前闪现。闭上眼,在车子的轻微颠簸中不觉慢慢进入了梦境。

我又看到了父亲、母亲,已经有多久没有见到他们了,这么多年,都迷恋在梦境里,因为只有在梦中,才可以和他们见上一面,只是来东阳后,他们似乎就消失了,无论白天的我对他们是多么想念,他们却再也没有出现在梦中,而此时,我又看到了他们,我开心地跑过去。

“爹--、娘---”

他们紧紧地将我搂在怀里:“孩子,你还好吗?”。父亲眼里有闪烁的泪花。母亲只是抱着我哭泣。

“爹,你们为什么要走?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里?”眼泪不断在脸上流淌。

“孩子,你比爹厉害,爹相信你一定可以,你也要相信自己”。

“爹,我什么也不需要,我只要你们陪着我”

“看,我和你娘需要工作了,”爹拉着娘向老家的东屋走去。刚才还是旷野,顷刻间便来到了老家。娘穿上自己缝制的大褂,拿着铁锨在大锅里不断地搅动,爹将一盆盆黄色的面粉倒进锅里,又从缸里盛出来一桶水倒进去。顷刻白色的烟雾升腾起来。原来他们在熬糖稀。这一幕是儿时的我每晚都看到的情景,那时我总是趴在窗台上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看着早上那一麻袋的糖稀被捆在自行车上,看着父亲趔趄着推着它走过家门口那长长的巷子,看着母亲跟在后面帮他推过村东头那个高高的大堤,目送着爹的身影一点点走远-----。

“爹,我来帮你烧火吧”

“不用,你快去睡觉,明天还要起早上学呢”

“我能起的来”

“鸿宇听你爹的话,长大了不能和我们一样干这出力气的活儿”

“只是,娘,我好冷,我能在这里烤一下火吗”

突然之间,他们都不见了,又剩下我一个人在孤独的旷野,我无力地坐在地上哭泣:“为什么每次都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我好冷,我好冷”

“宇,你怎么了?”

思梁推了我一下:“怎么了?是不是冷了?”

我一下子醒来,天色已到傍晚,车里的温度变得清冷起来,思梁从包裹里挑出几件衣服让我穿上。

“北方的天气真的很冷。我们下车后去买件大衣吧”

“还有多久的路程?”

“司机师傅说还有半个小时就到县城了”

“我们今天就在县城住下吧,你太累了”

“半小时还不算晚,我们还是回家吧”

“等下车看情况吧,好不好?我只是担心你,天太冷了,你的鞋子扛不住啊”

“没事,我可以的”

“唉,真拿你没办法”他帮我把衣服裹好,轻声叹了口气。

车子转过弯弯曲曲的街道,走走停停,终于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到达了车站。

“到站啦!到站啦!大家快点拿好行李下车!”司机师傅停好车后,伸了伸疲惫的腰身,大声喊道。

人们纷纷起身,过道里挤满了人和从座位下拉出来的包裹。我和思梁坐在最后面,看着大家忙碌着。外面慢慢暗下来,昏黄的夜灯照着站台旁零散的摊位。

“火烧、牛奶,米糊,都是热的啊,有需要的快来买啊!”

“面包,面包,意大利纯正面包,好吃不贵,不吃后悔喽!”

“矿泉水、矿泉水,热茶,热茶!”

小贩们尽情地吆喝着,迎接着每一辆车的到来,简单的人间烟火气是这里的一道风景,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这烟火里的热情,这热情里的温暖,抚慰着每一个人。

背上我们的包裹,站在车前,环顾四周,灰暗的灯光照着大院里的车辆。

十年了,时间快速地流逝,在每一个不经意的刹那,十年前那个稚嫩无助的女子,那个被全世界抛弃的人,此刻又一次站在这里,一切都如从前一样,停靠的车辆,高大的围墙,破旧的摊位,就连昏黄的夜灯也是原来的模样,只是我却不是原来的我了。

我们去了附近的地方吃晚饭,尽管还是看到人们厌弃的目光,尽管还是被人远远地逃离,尽管这个世界依然无法容纳一个乞丐。我们还是在一个偏僻的摊位下坐下来,没等老板询问,便将钱放到桌面。

“二位,想吃点什么?”,店小二那刚刚冷漠的脸在看到老人头的那一刻变得心花怒放。

“来两碗你们店里的招牌面和两份小菜,一热一凉,一荤一素”。他沉稳的样子让人感到,即使是一个乞丐,也要不卑不亢,沉稳大气,我为他的气质所折服。

此时已经没有了回家的车辆,想要回家可能就要找那种拉私活的三轮车,此时在这里住一晚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我的心似乎早就飞到了几十里外的家,回到了那个爹娘生活过的小楼,那里有他们的身影,还有那个飘满花香的庭院,如今是什么样子呢?思梁似乎懂得我的心思,吃完饭便向这里的人们打听回家的车辆,非常幸运的是,他很快找到了一辆,尽管是三轮车,但能够回家就好,跟工具似乎没有关系。

深冬的天气,天一黑下来,阴冷的风便肆虐开来,身上的衣服单薄的如同夏日的长衫,不耐风寒。思梁,这个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人,对这种寒冷敏感的很,在车上不到半小时,便已经冻得牙齿嘚嘚地响。我的脚也冻的僵硬无比,麻木的像打了麻药,只能在车上来回的抬起放下来缓解,包裹里的衣服几乎被我们全部披在身上,但寒冷还是任性地在我们周围旋转。

风吹动裹在三轮棚子外面的帆布,整个车厢仿佛置身在冰冷的野外。外面一片漆黑,只有三轮的机器声在这黑夜里蔓延。

“师傅,现在走到那里啦?”我掀开前面那个方形的小口,用家乡话询问他。

“还有大概三四里路吧”他大声地说。

“宇,我想我们还是在这里下来跑一跑吧,这样太冷了,会冻出毛病的”。他似乎无法控制牙齿的舞动,连说话也仿佛要费好一番力气。

思梁说的对,此时下车跑一跑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告别了司机师傅,跳下车开始在路上奔跑,此时,整个身体都已变得僵硬,感觉每一条血管都蜷缩在一起,除了呼出的蒸汽还带着些许热量外,世界一片冰凉。

“跑起来,宇,跑起来”,思梁拉着我,将包裹背起来,甩向身后。

黑夜,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公路上寥寥无几的车辆。我们在公路下面的小道上奔跑,低洼不平的路面硌着脚下残破不堪的鞋子,凄冷的风吹着脸,像刀割一样疼痛。

奔跑吧,让大脑的多巴胺急速地分泌,快乐逐渐充盈起来,世界是美好的,与寒冷无关,与衣服无关,与时空无关----。

“啊哈---!啊哈----!”,我用手捂在嘴巴上,仰起头大声的呼喊!

“喔噢----!”他也拉长了声音,用尽胸腔内所有的力气,将肺活量发挥到及至。

在寒冷在夜,在寂静的夜,在空旷无人的夜晚,我们自由地呼吸,大声地呼喊,发泄着最真的情绪。

趁着车辆的灯光,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路口,那个曾经很多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的校园,想起了一起去食堂抬饭、领馒头,吃咸菜,睡大通铺的情景,它是怎样深刻的印在脑海里,无论深处何方,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总有些记忆永远无法抹去。

拐过弯,一路向西,就会走过那片宽广的麦田,走到那个熟悉的街道,就会见到那个梦中的庭院。

“思梁,就快到了,过了这个村庄就到家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经过了这么久的路途,一听到将要到家的消息,思梁开心的大叫起来,只是,家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的心依然不能平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