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1973年的开场课38(1 / 2)

不知不觉中,日历就翻到了1973年。

上学路过,看见县委会左边墙上贴出了新的标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右边也贴出了新的标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干苦干,以丰硕成果献给党’。”

新的一年,每个人都会有新的期待,古城里的人们脸上挂着淡定的笑容,很快就要过春节了,春节一过,春天就来了。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希望的种子就被春风唤醒。春天年年都有,但年年都不一样,相同的是它总是带给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过几天,我们就要放寒假了,吴老师一点消息都没有,小姑爹急急忙忙的回来,又急急忙忙的去了,也不知道他见到吴老师没有。

自从吴老师病了,麻风村孩子的课也就停了下来。

听宋光伟说,山体坍塌事件之后,‘天下大堰’的修建暂时停工,因为有群众产生了抵触情绪,认定‘天下大堰’的修建,改变了银杏村的风水,所以才发生山体坍塌那样的事,在银杏村几百年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发生过山体坍塌这样的事,为什么是在修大堰这时发生了这样的事呢?甚至有人认为,是惊动了‘龙’,由于‘龙’起身飞天,所以才发生了那样的事故。为了说服群众不要被封建迷信所左右,县委专门派出了工作组到银杏村。

宋光伟的二姨出医院后,虽然没有死,但疯了。

她每天都会去山体坍塌的地方找她的孩子,宋光伟的二姨父只得找一把锄头比作挖地的样子,告诉她,“不要紧的,总会找到他们的。”

看到挖地,宋光伟的二姨才会平息下来。宋光伟的二姨父,既要守护疯了的二姨,又要忙修大堰等等事情,整个人变得清瘦无比。

吴老师和我们去过麻风村的几个同学,都成了学校老师和同学议论的对象。

有人说吴老师染上了麻风病,还有人说应该把我们去过麻风村的同学进行隔离。

吴老师和我们去过麻风村的同学似乎成了学校的一个笑话。

没有吴老师上课,同学们也无精打采的,睡觉的人比上课的人还多,代课老师扔粉笔提醒睡觉的同学,使我们的教室地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粉笔。

同学们都夸奖代课老师授业有方,有本事让大多数同学不用吃安眠药就能睡着。

代课老师叫洪运昌,头大,尖脸,瘦得像一根竹杆,眼袋不小,嘴皮十分的薄,比女子的还薄。随时都是十分疲惫的样子,好像从来没有睡过觉。

我奶奶说过,‘嘴皮薄薄,能道会说’,但就是十分刻薄。

洪老师总是保持威严的样子,只要进我们教室就必然戴着一个夸张的口罩,差不多把脸都遮住了。

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走进教室,什么也没有说,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哪一个同学回答我,这是什么?”

秦永业站起回答,“球。”

“你才是球。你怎么知道是球呢?继续站着。尊姓大名?”

“什么是尊姓大名?”

洪老师叹息一声。

张傻举手回答,“鸡蛋。”

“鸡蛋?为什么是鸡蛋呢?我看,你才是鸡蛋。贵姓?”

“免贵,姓张,名傻。”

“嗯。张傻,不算太傻,也算有些家教。家里做什么的?”

“中药,‘求到好’。”

“原来是张家的子弟。但也是虚有其名,我吃了九副中药,也没有吃好感冒。”

“药医有缘人。”

“有点意思,你的意思是我与你家无缘?你怎么知道我画的是鸡蛋呢?”

“想象。”

“平庸的想象力。哪位同学还有高见?”

再也没有同学出声。

洪老师指着夏季,“你说,圆圈像什么?”

“像个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