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2 / 2)

取出桶体内的固定架,等树胶干了以后用水浸泡几日就可以用。

第二,与便桶相配套的浇尿桶。要小一些与农村喂猪的料桶一般大小。不过是在手把对应的圈上弄个木制尖嘴,形似鸟喙。

说起来,普通人不会明白,可公输这一些人一点就透。与马桶差不多,好做。

叶蓝顺便让他们把喂猪的也给做了出来,没有猪肉怎么受的了。老百姓吃不起羊肉,但不能连猪肉也吃不起。猪必须养。

曲辕犁稍稍复杂一些,不过好在有图纸。叶蓝在发小的货车里还翻出了不少卷尺,新的旧的都有。

只好又普及了一下后世的度量衡。阿拉伯数字公输早就会了,在教他用新华字典的时候都学会了。

本来叶蓝计划发豆芽,考虑到温度达不到只好作罢。还是得先把炉子和蜂窝煤给做出来。盘炕温度也达不到,再说也没有砖。

如果现在盘炕,来年会不会浪费。

坑坑洼洼的斑驳土墙和茅草麦秆的屋顶,看了让人觉得住的还不如山顶洞人。

叶蓝不是没有想法,他甚至在想自己开窑烧砖,把村里的房子全弄成砖瓦房。

听起来野心勃勃,其实也不难。真要这么做,以后就得烧砖当成一项产业来做。

手里缺人,没有自己的班底,对这个时代缺乏了解。

现在不缺工匠,但就是少了个八面玲珑的管事。袁天罡毕竟是道士,地位还不低,真不能这么用。道门不缺官场上的人脉,也不缺懂医术的道人,但在世俗这块就有些欠缺了。

武士彠得让道门联系一下,除了地还有自己所需的砖木。也许可以让他给自己介绍所需的管事。

真正想要做点事情才会发现千头万绪,没有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在后世叶蓝偶尔也会看一下穿越小说。

总让人觉得做什么都很简单,几天时间几十间房子就好了,还是两层的。几天什么都弄好了,水泥玻璃这样,别的都是如此。

轮到自己才发现大笔一挥的真正意思。

咱不着急,稳打稳扎。不过肥皂却可以试试,纯碱可以做些出来,其它的让公输先干着。

叶蓝知道唐朝初期,麦食还未真正开发出来。有一个成语麦羹豆饭就是形容食物难吃的。就算是唐中期小麦得以开发,也还不是主食。也许是麦种的缘故,也许是加工的问题,唐人并不觉得面食好吃,粘牙粘的厉害。

脑子里胡思乱想,梳理着头绪。稳重的性格还是让他冷静了下来。

快到做晚饭的时候,老袁来了。

拿来了唐朝的户籍。

说是村里村正给一起办的。村正姓赵,前隋的读书人,四十多岁的样子。比村里见过的所有人都体面一些。面容清瘦,五官端正,胡子很好看,理得很顺,衣袍虽旧却是很干净。

虽说在鄠县山下村落户了,可自己算不算唐人?

他很清楚自己也许一生都无法融入大唐,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但至少咱在大唐开了个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