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38(1 / 2)

一阵大风呼啸而过,草植树木哗啦摇响,间杂群鸟扑棱着翅膀聒噪飞远之声。被风扯直了的粗麻袍摆忽地松放下来,袍服的主人却仍然木石一般僵立着,怔了怔,才颤颤巍巍地想要伏拜,认罪讨情……

“去吧去吧!”守门卫士站在殿檐之下,没耐烦地挥挥手,“殿下说你们见识浅薄,没甚谈兴了,尽早走吧!”说着挥手唤来侍人叫从偏僻小门引出去。

“是……”两名侍人模样的男子一面欠身告罪,一面叱着庭下那数个脸面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僧道,一道退下。

庭下重入静谧,几名近前侍奉的侍从卫士望了望紧闭的内殿,互相交换着眼色,想着如何应付太子殿下是好——

三日前,立政殿那边到底传来了皇后病势急转直下的噩耗,太子闻讯哀惧,上表奏请大赦天下为皇后祈福,日日急得焦头烂额不说,更不知为何,竟一门心思认定了‘世间确有生死转机之奇迹’,非要将身边这些信得过的人皆遣出去寻什么‘能人异士’。

众人心道这随便搜罗来的多半是走江湖的骗子,真有通天奥术的能人异士岂会被他们这匆匆一趟就碰见?且不论太子这边催逼得紧,一个不当心要落了办事不力,受到责处。便是办事得力了,怎么也要当心——当今陛下最是不喜这些左道旁门、装神弄鬼之术,前番已经有人为了讨太子欢心而被责打一顿贬罚出宫,陛下本就对东宫动了气,如今若是再犯个一两条忌讳,只怕……

昔日太子失权,东宫也因为那场大案的牵扯更替了不少人员,以至于上次在宫内仅是偷偷游戏,仍泄出风声,被陛下得知降罪。如今太子想要私下做些什么,便不得不如此隐秘,在自己宫内也当防范,连带他们也千万小心,当真有几分鬼祟的意思了。

没柰何,奉太子教,只得去搜寻了些神神叨叨的‘云游僧道’,以谈论民间流散的学说为名,悄悄引进殿内,但凡有点口若悬河的本事,邋遢黑瘦俗气无比也一律不管,反正偷偷摸摸引在宫内,充了数交了差也就是了。

眼下太子见到这等货色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

正发愁之际,一名亲卫快步跑入,叫开殿门,在门口拜奏道:“殿下,有个人您眼下得亲自见一见。”

李承乾快步走到门口,见眼前的是往日里最为聪明得力的卫士,不由消了几分恼怒,耐着性子,动口道:“什么人?”

“一名相士,陛下曾在九成宫召见过他,叫袁天罡。”

李承乾眉目一动:“就是那个为朝臣相面之后,所言尽皆灵验的袁天罡?”

“正是!”亲卫激动道:“今日卑职等奉殿下教召集能人僧道,他竟然前一晚就算准了我们会去那里找到他。”

一阵希望的兴奋涌上心头,李承乾道:“见,立刻见!”

袁天罡也是从安兴坊外被引入东宫,经过广阔无比的宫苑池场、廊榭曲折,径入宫内奉化门东侧的一间构筑精巧但体量较小的殿室前。

庭下众人纷纷注目而去——此道六十的年纪,鹤发童颜,本该浑浊的双目却是明如秋水。

这道人的确同寻常僧道不同,进了这森严有序的东宫,面对着恢弘殿室、卫军甲光,莫说惧怕局促,甚至视若无物,只在正对上李承乾闪烁着期待的目光时,有时讶然,不由颠了颠白旧的道袍广袖,后退一步,俯身拜道:“山人何德何能,岂敢劳动殿下迎候!”

李承乾一见这超尘脱俗的形象,心中更添了信心,不顾小节地将人迎进殿室,奉礼厚待。

袁天罡拜谢坐定,却不去看一旁光芒照眼的酬谢与面前香气扑鼻的款待,只一动不动地望着对面正坐的大唐储君,眼中竟闪出一种奇异的光芒。

李承乾忍不住道:“先生为何这样看着我?”

“殿下身上有天卦!”

此言悚然一出,殿中仆婢们不禁纷纷惊异好奇了起来。

李承乾命众人退下,顺带阖起殿门,笑道:“天卦?是不是相士们常说的‘天命骄子、福德深厚’云云?”

“非也。”袁天罡摇摇头,“山人素来喜好研解天人之道、万物之玄,曾与好友李淳风合创一手推演法,推算世间奇情大事、兴亡治乱,名曰《推背图》。殿下之卦象,是山人方才以此图合天、地、人三相之法推之而得。”

李承乾似懂非懂地凝神细听,又听他接着说道:“之所以说是天卦,乃是因为殿下之奇遇,非人间所有!山人毕生以来,未曾见过如此惊世骇俗之奇卦,今日开眼,也算死而无憾了。”

这咋咋呼呼的模样倒和方才那些装神弄鬼的废物类似,李承乾心头淡了几分敬意,垂目看向衣裳花纹,漫不经心问道:“究竟是什么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