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教诲39(2 / 2)

“那是在福寿楼里,本以为遇到个寻常聪明孩童,但你眸中,那种孩童小聪明下带的惘然可真的吓人一跳。加上你小子文采确实不错,所以酒后强拉着要收你为徒,谁成想表明身份你还是拒绝,这才起了好奇。”

“之后托各处干系细细查了你的身世,但毕竟战火烧了几十年,很多东西已无从查找。最早有记录是从五岁才开始,那时你就已被惠娘带在身边,在城北巷里卖小食为生,怎么瞧那过往也只是个普通聪慧儿童。”

“接着旱魃为灾,忽然在京兆尹那儿又看到你的名字。你们能和其他良善人家一样响应京兆尹的呼吁,舍得家资交于朝廷救灾就已经很令人惊讶,更令人动容的是其他各户捐银十万两、二十万两时,只有你家,捐银三万零七百四十二两。

“接着你又跑去魏县,一口气收留下那么多鳏寡孤独,而且真的把他们都救活养下,更是惊叹到一众官吏。半大小子活人无数,一令官吏却束手无策,实在是种莫大讽刺。”

“所以初春先生训诫你,说你碌碌无为,浑噩度日时。你顶嘴,说自己志不在当官出名,只是没找到自己要走的路的时候,先生心头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欣喜占了上风,终归还只是个孩子啊。”

先生起身,从身后书架拿出来一叠厚厚的纸,摊开说着:“在你抄书习文练字这些时候,先生折腾起老伙计们找遍你留下的所有笔墨文章,拉着老郭老辛老孙头他们细细品味分析你言行后,这才看出来你这个心结。”

我不禁汗毛倒树起来,先生说到最关键的地方。

先生看着我眼睛说:“你缺少的,是认同感!责任担当你一点都不少,但就是心中缺乏认同感。塬南大胜那次,消息传回书院,所有先生弟子都欣喜若狂,唯你神色如常,仿佛是个局外人旁观天下事发生一般,绝不插手。”

“所以说你所言的惘然根就在这里,你缺少的是对这朝堂、这家国、这片土地的认同!”先生说到激动,站起身来指着书房挂的那幅地图:“看着这幅地图你只会说:这边是昰国,这边是柾国。你从没想过,这边是家国,那边是敌人!”

先生的话犹如一把刀,层层切开这皮囊剖析出心底的病灶。

沉默良久,我起身拜谢先生道:“是啊,原来弟子的问题在这里啊,谢先生指点迷津。”先生背手望着那副地图,目光深邃。

稍加思索,我问道:“那先生,弟子该如何是好?”

先生收回目光,回道:“呵,最快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把你直接扔到前线,抱把刀在营中与军士同吃同睡,真刀真枪见见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要知道,袍泽之谊最是染人。可先生知道,你是去不了那儿的,你思虑重,性格固执,小机灵多,人又疲懒,着实不是当兵的料子。再说真强行把你扔到那儿,家里还不得闹翻天。”

“那,弟子该怎么办?”

先生摆摆手,端起茶杯道:“急什么,给你一个月,先自己想想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