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李家有女初长成(1 / 2)

本书自发布之日到现在,隆重亮相的女性历史人物保守估计也有二、三十位了,美的、丑的、牛掰的、卖惨的......

就连安辨雌雄的“女汉子”都翻腾出来狂刷了一遍存在感......

可以这么说,为了达到和各位愉快交流的效果,老衲着实卖了不少力气!

不知为什么,写了二十余章后,突然产生一种莫名的“空虚”感,总觉得好像缺了点啥似的!

其实,一直关注这部作品的细心看官肯定也有类似的感觉,就是这本书写到现在,“那一半”中还没有出现历史圈里本来应该受到特别关注的稀有族群

——皇家

嗯,好像是这么个情况哈!

但是你说的也不全对,前面很多章节都和皇家和宫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某些章节光正宫皇后就造出了好几个,这咋还在那慨叹缺少皇家味儿呢?

怎么说呢?可能各位有点理解偏差,老衲本章所指的“皇家”,其实是一个现代生物学的概念,简单说就是“皇室血统”!

这么一捋就清晰多了吧,前面章节提到的那些位,从生物学角度肯定是搭不上边的,她们其实用另一个词更合适一些——皇亲国戚!

回看一下,唯一有点“沾边儿”的,竟是那位让老衲一看名字就忍不住想笑的——“刘嫖”,咋地人家也是皇姑,你笑不笑都是。

至于角色咖位嘛,顶天也就算女九号的“裸替”,就算把她这段“掐”了不播,好像也不影响剧情!

估计有人会问,你那部娥皇、女英的谍战片儿(详见“美人无间”)好像符合生物学条件呀!

有点道理,血统和基因倒是没问题了,可那个氏族部落时代,硬着头皮在那愣充“皇家”,貌似不太厚道!

其实老衲的默认标准也不复杂,既符合本书“那一半”主旨,又符合“皇家”要求的,应该是秦始皇以后,各朝各代帝王家中的嫡亲公主、长公主,或者“格格”之类的人物,如果实在剧情需要,驸马、贝勒啥的友情客串一下也不是不行。

遗憾的是,本书写到现在,除了那位可有可无的皇姑,居然还没出现能让老衲下笔的。

本来西汉初期忍辱下嫁匈奴的那些公主有点希望,可惜的是各种记载都大秀春秋笔法,也可以理解,毕竟不是啥光彩事。况且老衲这既烦人又毒辣的“穿透眼”,万一整出点不忍直视的,挺尴尬的。

各位应该记得本书时间线到了唐代的时候,老衲就曾预判,凭汉、唐两代在历史上的地位,唐代的作品应该不次于上一个“高产期”两汉时代。

更让人兴奋的是,高产还不算完,这段时期竟然发现一个意外小惊喜!

沉寂很长时间的那些皇家正牌“那一半”,终于有动静了!

因为这个李唐皇族除了猛男辈出以外,

还盛产——“公主”!

而且,数量众多、门类齐全,不但填补了本书“空白”,还能多方位满足看官们日益增长的八卦文化需要!

不过也别头脑发热,有时候“多”和“杂”是同步纠缠的,很容易就乱,而且有的野史和传说也确实太过“奇葩”,难怪“主流”界经常嗤之以鼻。

老衲倒是不排斥野史和传说,有时对所谓的“正史”也毫不留情地穿透,都一视同仁不搞歧视。

如果某个传说证据充分、逻辑清晰,即使出身不那么“正规”的,也不妨碍大胆引用(回味一下拓跋木兰)

如果某个桥段完全扯出天际、侮辱智商,就算你出身“名门”甚至写进教材,照样敢给你整“稀碎”(回味一下产房传喜讯)。

简单概括,汇集到老拿手里的史实材料,不看出身,不比咖位,只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证据链条完整,

第二,逻辑形成闭环

估计一些看官感觉这标准有点怪怪的,听着怎么像现在正当红的某位刑法学大咖的口气呢(懂得都懂)。这很正常,经常关注本书的看官应该知道,老衲我现在也是一名律师,再分享一个小秘密,本律也是那位刑法学大咖的粉丝,铁粉的那种!

好吧,根据上文的成书原则,看来这个“高产户”老李家,不可能所有小公主都有露脸机会了。

因为有的桥段本身逻辑链就不完整,经不住推敲;

有的呢,倒是能闭环,就是有点“+”号超标的问题

比如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那一段儿......

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啥的这都好理解,但怎么着也得注意点影响和身份吧,就算咱大唐包容开放,皇家不计较那些了,是不是也得照顾一下“如来”的脸面呀!

看来解决这种类型史料最稳妥的办法就是

——掐了别播,你好我好大家好!

本章咱们先瞄准一位能站得住脚,历史上还有一定“咖位”的,

——平阳昭公主

正像预判的那样,东土大唐真不缺牛掰“女施主”,别的先不说,光女皇就造了两个......这个什么平阳公主,还带个“昭”字,敢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间段高调亮相,看来是有点货呀!

嗯!何止是有货,还是“绝版”呢!

兰博万——史上独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公主。

哦!看来这位平阳公主至少有从军经历,而且立过战功!

这也不稀奇呀,前面章节刚唠完的“女汉子”拓跋木兰也有啊,这平阳公主和木兰看来有一拼呀?

如果让老衲说,这两位,根本不在一个段位!

木兰女士是响应朝廷诏令应征入伍,为朝廷也为家族荣誉英勇作战,多少有点被动的意思,如果不是外敌入侵,大概率也在家补补妆、相相亲啥的!因为当年鲜卑汉化的效率还是挺快的,汉家女子这一套估计早就轻车熟路了。

那么,咱们这位大唐平阳公主呢?

在大唐公司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就开始白手起家、融资募股,而且是主动出资的“原始合伙人”,妥妥的开国元勋!

听闻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几乎同步响应,并且通过转战关中,硬生生“拉”起了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当地人知道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是个女子之后,还习惯地称之为“娘子军”......

这个操作叫“从军”貌似格局太低了吧,这是如假包换的“军阀”,还不是鱼肉乡里的那种团练,而是标准的实力派。几万人的规模,连战连胜的战绩,在当时各大“公司”弱肉强食兼并重组的高峰时期,完全是可以左右战局方向的女军头,这实力别说其他小军阀,就连她那位见过大世面的二哥(李世民),也得给妹子竖起大拇哥。

兰博吐——史上独一处以驻军名称冠名的关隘

还记得老衲前面章节中提到的“史地不分家”观点吗?

这不,本章又派上用场了,出镜率还是蛮高的!

一般情况下,能以人名或者事件给某个地方命名,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人物,那得相当牛掰。

第二,这个历史事件或事迹,必须像秤砣那样,能四两压千斤。

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剩下的就靠“缘分”了,比如说某牛人在这地界儿出生的或者曾经到此一游啥的.......

现代社会这种手法倒是常见,不过绝大多数只局限于“街路名称”和“纪念性建筑”这个层面,直接冠名县以上行政地区的的那是少之又少。

比如:中山路(很多城市都有)

比如:捉蒋亭(你懂的)

至于古代社会嘛,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好像并不过分,反正以老衲我有限的史地知识储备,搜肠刮肚地一顿倒腾,就抠出来两个

——秦皇岛

——娘子关

第一个和哪位牛人有关我想不用我在那废话了,本章咱们主要唠唠第二个。

李唐政权举旗反隋后正式加入乱世军阀行列,开始“互撕”模式,在平阳公主配合下占领关中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只能说算是有了个根据地,天下依旧大乱。更要命的是,本来不共戴天的几伙人马,看到老李家坐稳了一块地盘后,颇有摒弃前嫌的架势,想联合起来搞点事情......

这怎么能行,不管是小目标只求自保,还是大目标一统天下,窝在关中和山西老家啃老本指定不行,只有把老李家那几位能征善战的兄弟都派出去大杀四方,才能成就一番霸业,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那问题就来了,兄弟几个派出去容易,以哥几个的实力,打出这一拳问题不大,关键是家里头怎么办,四周的那帮军阀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你在外边“耍帅”的时候,他们难道就知道跟在后面挥舞“荧光棒”吗?如果是这智商根本就混不到军阀这个级别。

大概率是你老李家的“一拳”还没打出去呢,家里头那“百拳”就先招呼过来了,这时候没有谁会跟你讲什么“绅士风度”或“奥运精神”,就算你贿赂裁判想吹黑哨都没机会,可能先干翻在地的就是裁判!

拜托,这是乱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