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墙倒众人推(1 / 2)

历史的“江湖”高手云集,门派众多,在其中行走本就十分险恶,如果再突然飞出来几个野史、传说之类的“独门暗器”,一不小心还真容易中招。就像上一章的那位大美女西施,正史都没露面,光是野史和演义来一顿围攻,差点就给砍蒙圈。而且各位看官估计也被老衲的左道“武功”给惊得一匹,因为招式太过怪异,一顿乱捶就把咱们的美女特工愣给“捶”成了“交际花”,难道这就是失传已久的“还我漂漂拳”?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注意,有很多本来是正史记载的人物或事件,传着传着就走了样,变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样子,大多数人都忘了原来长啥样了,甚至很多业内的人士也习惯于“传播版”,都懒得去翻正史了。就像那句经典小品台词一样:“刚才咱还是好腿呢,忽忽悠悠就瘸了!”

本章要唠的就是被忽悠瘸了的那拨里比较典型的一个,它现在的版本说出来各位也一定灰常熟悉

——孟姜女哭长城。

之所以说这个比较典型,并不是因为这个典故被编成了流行歌曲,这不稀奇,很多民间故事都被写成了歌曲,有的还是名曲(如:梁祝)。真正劲爆的是,关于孟姜女的民间传说还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光荣挺进“体制内”,这个特殊的“光环”无疑也吸引了老衲的目光,忍不住滴多看了两眼。

那就先看看这个经典民间传说原来长啥样吧!

如果说最原始的出处,应该算是《左传》中杞梁妻的相关记载,可是这个《左传》是老衲最讨厌的史书之一,它就像个会计“流水账”,XX年...XX年....的一顿神排版,看时间长了眼睛都蹿花。

好在后来在《列女传》中也有完整的记载,为革命保护视力(这旋律熟悉不),咱还是引用《列女传》其中的一小段吧:

【杞梁战死,其妻收丧,齐庄道吊,避不敢当,哭夫于城,城为之崩,自以无亲,赴淄而薨】

老规矩,说人话。

就是齐国有个叫杞梁的军官光荣殉国,领导人来出席追悼会,烈士遗孀哭的昏天黑地,把首长整得直蒙圈,最后连城墙都震塌了。

各位看官是不是感觉挺陌生的!

说好的长城呢?

还有故事里那个砌墙的农民工啥时候成烈士了?

......

其实这个才是正宗的“原版”。

而且能让领导人来参加追悼会,这个叫杞梁的哥们应该军衔不低,起码不是炮灰那种,更不可能是垒城墙的农民工。不过最厉害的应该是那位哭声震天的军官太太,这“狮吼功”一点都不比包租婆差,连城墙都受不了,估计火云邪神更没戏。

从记载来看这城墙倒塌事件是基本坐实了,问题是这段城墙是长城吗?

肯定不是。

齐国境内应该没有长城,顶多就是一些城郭土垒之类的,和长城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连这个最经典桥段(哭)的发生地都和咱们熟知的不一样,一个是脏乱差的砌墙工地,一个是首长亲自出席的烈士追悼会,完全的八竿子够不着,看来这“改编”量还是蛮大的,不由得让老衲手心发痒。

第一次系统的改编是在唐代。

这次改编男主角杞梁由齐国烈士变成了燕国农民工,两口子的家也从山东搬到了河北,可能是山东那片儿“活儿”太少,河北有重点工程的缘故吧,哪有活干就去哪呗。

有点进步的是这次充分尊重了女权,给女主角起了个名字,姓孟名姜女,从此不再是哭天抹泪的某某未亡人了。但是这个名字起的有点太过随意,在东周时期,很多女性人物都叫“X姜”,需要对号入座时还得小心别整“串”了,估计改编者也是考虑到这点,在后面加了个“女”字。

还有一个重要看点,就是把故事情节成功地和秦长城联系起来,秦始皇也受邀“友情出演”。这个长城工程可不只是农民工工地那么简单,在现代也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能选定这样的重量级“外景地”,这个版本想不火都很难。

至于为什么非得选秦长城当背景,这其中还是有点料的,咱们聊完改编这档子事儿后,再好好地唠一会儿。

真正的“魔改”是在那个戏曲业高度发达的元代。

可能是蒙古高层不太重视所谓的思想控制原因,这个元代在文学圈里居然可以和唐宋平起平坐,而且自成体系,以戏剧见长。

神时代自然不缺神作品,像孟姜女这样的优秀素材那更是不能轻易放过,而且着实下了一番工夫......

常见的撒糖戏、悲情戏那就不说了,还整出了个法医系列的滴血认亲,在那通过放血找老公的遗骨。最让人拍案惊奇的是,居然改出了葫芦瓢里生出孟姜女的桥段......

咋看着这么眼熟呢,这不就是“金刚葫芦娃”嘛!连老衲的童年都不放过,有点过分了啊!

经过各朝各代文人和剧作家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地让我们忘记了这个齐国未亡人原来的模样,满脑袋都被那个性格暴烈的秦朝小寡妇占据了,啥是成功洗脑,我看这就是!

而且现代的孟姜女更是一副百变女王范儿,不细看还真就傻傻分不清楚。想把故事拿出来跟各位分享一下,都不知道用哪个版本更合适,各种流行歌曲、地方戏剧强强联手,把能榨的基本都榨干了,还不停的回锅呢!

赐读过老衲拙作的都知道,不炒“冷饭”是我一贯的风格,那这榨得连渣都不剩的怎么办?

别忘了老衲还有句口头禅——穿透力!

这个内功秘籍要是认真修炼,完全可以纵横江湖“无招胜有招”,上一章对西施用过的“还我漂漂拳”只是其中一招而已,在本章咱们不妨试一下秘籍里的另一招:“含笑半步癫”。

既然要“穿透”,那就得拿出个姿态,不能轻易被一些魔改给干扰了,视角一定要与众不同。

比如孟姜女首次出镜是烟熏妆还是狮吼功......

随便,素颜都没关系,别吓到人就行。

比如杞梁的名字改成范喜良还是改成范四郎......

都行,你改成万梓良都没人管你,不就一个名字嘛,不影响玩穿透。

确实视角独特,好像真不干扰了,连男女一号都能放任其不存在,那这剧情还剩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