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人才论(五)(2 / 2)

“先修身把自己做好,再来安排这个家,然后才能谈治国和平定天下的事。”

97,“一人有庆,兆民厨赖。”

“一个人做出了善绩,许多人都会对他有所依赖。”

98,“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生活富足会使人讲究礼义,而贫困潦倒会逼人去做盗贼。”

99,“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灾。”

“有的事情,如果可以忍耐就忍耐一下。如果不忍耐,小事也可能酿成大的灾祸。”

100,“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竹笋外壳脱落才长成竹子,鱼追涛逐浪才变成蛟龙。只有经历过风雨和痛苦的磨难,才能够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

101,“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我们光是听说那些人生道理是不够的,必须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它们的真理性。当我们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去修行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领悟这些道理,从而使自己不断地成长进步。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虚心的心态,勤于思考、总结,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102,“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

“一个人的内心很重要,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智者会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提升,把内心作为自己积累和发展智慧的基础,从而在人生中取得更多的成功和成就。相反,愚者只看重外界境况,忽略了内心的建设,因此他们往往难以在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建立正确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103,“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我们追求过多的欲望,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会变得疲惫不堪,我们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控制欲望,并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不是欲求,我们就能够获得自在和平静。在人生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婪,才能实现内心平静、生活幸福的生活,才能实现人的身体心灵自由自主。”

10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间万物均是虚幻的,仿佛梦幻泡影一般。应该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待生命的短暂和一切的变化。”

105,“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圣人遇到问题,就会反省自己,向内心去求。而愚蠢的人,不知道自身本具佛性,不知道向内心去求,遇到问题,就会求神拜佛,从外境找原因。因为人人本具佛性,一切法由心想生。”

106,“人生四大境界:一是痛而不言。话,妙在说与不说之间。无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和惨痛。二是笑而不语。微笑具有移山的力量,淡然一笑,有时胜过千军万马。三是迷而不失。淡定是人生修炼,痴迷和失态会伤及自身。四是惊而不乱。宠辱很难不惊,心惊则心动,惊而不乱则具有别致之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