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人才论(三)(1 / 2)

30,“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

“圣明的帝王用兵之道,并非是因为他们好战,而是为了能够诛杀残暴的人们,讨伐叛乱。”

31,“兵不妄动,师必有名。”

“军队不可以随意的行动,出兵一定要有正当的理由。”

32,“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

“在作战的时候,将帅能够在最前面冲锋,撤退之后,便没有不勇敢的士兵了。”

33,“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作战的时候,能够在部队前面奋勇杀敌,这样便能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34,“为将之道,智勇兼贵全。”

“为将之道,重要的是既要有智慧,又要勇敢,这二者一定要一应俱全。”

35,“.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安定国家的方法,是使得强兵足食。”

36,“得一良将才,胜百连城璧。”

“得到一位优秀的将帅,比得到价值连城的璧玉还要好。这句话是比喻将才之可贵。千金易得,一键难求。”

3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打仗中,了解敌人和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敌人的实力、策略、优势和劣势,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军略和战术,从而避免盲目行动和不必要的损失。同样,了解自己的实力、优势和劣势,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从而达到最大的胜利。”

38,“兵不厌诈”

“在打仗中,可以采用任何必要的手段来欺骗敌人,以达到胜利的目的。这种想法虽然听起来有些不道德,但是在战争中,有时候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获得胜利。”

39,“兵贵神速”

“在打仗中,速度和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快速行动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抓住有利时机取得胜利。同样,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需要在打仗中灵活运用。”

40,“知兵之将,民之司命也。”

“一个好的将领应该是一个能够深刻理解打仗本质的人。一个好的将领不仅要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还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因为一个好的将领能够决定一场打仗的胜败,而一个不合格的将领则可能会让一场打仗失败。”

41,“避实击虚”

“在战争中,应该避免与敌人的强点正面交锋,而是攻击其弱点,以达到最大的胜利。”

42,“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

“天下人民的意向就如同流水一样,如果阻塞它就停止,如果开放它就会流动,安静它就会清澈。”

43,“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

“用兵最大的害处就是犹豫不决;军队最大的灾难就是起狐疑。”

44,“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