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人才论(二)(1 / 2)

12,“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这两个比喻说明,互相矛盾和敌对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不能同时用来治理国家。后世形成“冰炭不相容”的成语,用来形容两种事物完全对立,矛盾尖锐,有你无我,不可并存。”

13,“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这两句用于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层拔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14,“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韩非子以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说明古代顾大体者不察寻细微,陷人以罪。现在可借用来说明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对待上级或下属,都要看大体,看主流,持宽容的态度,不可故意地挑剔别人的缺点、过错,构人以罪。”

15,“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这几句说明了尊重事实的重要性。在作者看来,只有蠢人才会随便听信那些未经证实的言论;只有欺世盗名者,才会道听途说,信口开河。尊重事实,说话要有证据,这样才不会造成失误。

16,“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

17,“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

“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不肯丢手;熔化灼烫的金子多达百镒,连最贪心的盗跖也不敢去拾取它。韩非为了说明“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的道理,实行严刑峻法,如熔金烫手,最贵重的东西连最贪心的人都不敢轻拿妄取;没有刑罚约束,人人有恃无恐,哪怕是最微薄的东西普通人也会争夺不休。”

18,“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现在可用于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可资凭借的条件越多越完备,事情就越容易做好。”

19,“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这两句体现了韩非主张变革的进取精神。如果头脑僵化,一味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而不思变革和创新,那是办不好事情的。”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没有穷尽的。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看不到尽头的知识,这样是徒劳无功的。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各种知识,如果仅仅掌握了一点知识就觉得自己了不起,那就是错误的想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