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勤王(1 / 2)

掘突听了,让部队停下休整,该埋锅造饭的埋锅造饭,该撒尿拉屎的撒尿拉屎。

如今出现在这条路上的,还是向西来,当然是卫国勤王的兵马。

卫国军队到了,掘突终于松了口气。

一个时辰后,墙壁一般的战车碾着尘土来到,大旗招展。

列阵中间坐著一位戎装的老人,锦袍金带。

须发斑白,虽然干瘦非常,浑身都是苍老之气,但面目威严,不怒自威。

这人正是卫武公姬和,现在已经八十多了。

镐京被破,天子被杀,纵然行将就木,卫武公也必须要亲自带兵前来。

掘突上前行礼,都是姬姓同宗,虽然时间久远,血缘关系早就到了几乎没什么关系的地步,但毕竟都是周室公族,姬姓子孙。

还是要比一般人强的多。

掘突把前来勤王却被埋伏的事情简单说了。

卫武公苍老低沉的声音道:“世子放心,我之所以现在才到,是因为我把家底全都搬来了。”

“犬贼如此,姬姓之耻!老夫要举国出兵,不灭犬戎,这幅老骨头就死在镐京!”

掘突目睹士兵疗伤,回想起在家里出发时的豪言壮语,再看看如今的境况,颇为自己的鲁莽自责。

卫武公见他神色抑郁,还以为他一败之下受到了打击,精神不振,不由摇头。

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点挫折都受不了。

想起自己的一帮儿子,又一声叹息。

老夫要不是看你们都不成器,还用得着这么大岁数还出来奔波?

“胜败乃兵家常事,世子不必灰心,路上我接到探报,秦晋之兵,马上就到了,我们会合,还怕收拾不了区区犬贼?”

掘突闻言,精神颇振。

两部兵马合在一起,卫武公新兵锐气正盛,打头阵,昂扬西行。

掘突收拾自己的残兵败将跟在后面。

拨转车辕,重新朝镐京而来。

卫武公战阵老油条了,可不会掘突这般鲁莽。

离镐京还有二十里的地方就安营扎寨。

掘突吩咐自己的人马分两处扎寨,自己来到卫武公处。

卫武公教人打听秦晋二国起兵消息。

探子回报:“西面五十里外有一支部队,看打扮很像蛮族,摸近了发现旗子上写的是‘秦’字,应该是秦军。”

“秦军?”

副将讶然。

“秦军是哪路诸侯?没听说过!国舅爷这是急懵了?什么人都发信?”

武公道:“秦人爵位只是附庸,但在西部,常年和戎狄交战,十分了解犬戎的作战风格,秦兵勇悍善战,学会了不少戎狄的行军精髓,不要因为人家爵位低,就看不起。”

话没说完,北路探子回报:“晋兵到了,就在北门立寨。”

武公大喜,吩咐手下派使者前往两军邀请两军主帅,一起商议勤王对策。

掘突颇感意外,“晋国路远,这么快赶到?”

卫武公道:“世代晋侯都是天子副师,并肩作战,情谊深厚,晋侯来的如此快并不奇怪,倒是秦军,令老夫刮目相看。”

一盏茶工夫,两人在护卫下来到武公营帐之内。

一人中年,皮肤黝黑,单眼皮,全身黑衣,形容有点疲惫。

一人年纪很轻,不比郑世子掘突年长,但和掘突的年轻气盛相比,此人明显内敛老城的多。

中年人正是秦君秦开,也就是秦襄公。

年轻的这位则是晋文侯姬仇。

二人进入营帐,和卫武公寒暄过后,忽然发现掘突一身素服,不由吃了一惊。

一身素服,看神色憋了一股气。

这是要复仇的架势,谁死了?这人若是卫武公儿子,或者孙子,不对,卫武公还活着呢。

“这位是?”

秦君问。

卫武公曰:“郑世子掘突。”

掘突道:“我父亲被犬贼围攻,万箭穿身而死,我发誓报仇,所以以素衣明志,见过秦君、晋侯。”

原来如此!

秦君安慰一番。

掘突虽然难过,但此时更关心的是如何消灭犬戎,为父亲报仇。

“前些时日我出兵攻城,不料中了埋伏,大败而回。犬贼兵马不少,骑兵更是战斗力不低。”

秦襄公道:“犬戎心里想的,不过女人和财宝,如今收获颇丰,死战之心全无。再者,他们的骑兵看上去机动灵活,其实只会猛打猛冲……”

秦君对犬戎十分鄙视,毕竟常年和犬戎交手,摸清了这些蛮子的品性。

卫武公、晋文侯见秦君一副胸有成竹的自信,就把作战方案交给秦君。

素知秦人作战勇猛。

犬戎和秦人冲突,就没占过什么便宜,

秦君当仁不让,约定如此如此,安排了一通。

其实很简单,就是强攻。

来了四国军队,镐京正好有四个门。

卫兵攻打东门,秦兵攻打南门,晋兵攻打北门。

“至于西门,留着不打,围师缺一,犬戎兵败,肯定从西门逃跑。”

“郑世子不是要一心报父仇嘛?我们把人赶到西门去。”

“人从西门跑的时候就该你出马了,能不能留下人,就看你的本事了。”

三国君主口上义正严辞,言之凿凿要消灭犬戎,为天子雪耻。

但从战术安排上能看出,其实谁都不想和犬戎死战到底。

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把犬戎赶走,然后拥立新君,领了功劳就回家。

再说申侯在城中,得到密报,知道四国诸侯兵到,心中安稳下来。

和小周公联合,偷偷派自己的亲兵潜到各城门守着,等到四国攻城,打开城门接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