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11周礼和申国的下落(1 / 2)

纵观整个西周,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封制和与之相对应的周礼。

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周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周礼是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

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

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周朝是中国礼乐文化的起源。

世代定居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是礼乐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这种经济社会基础与商朝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游牧经济和城邦社会基础根本不同。

因而造就了周朝礼乐文化与商朝宗教商业文化的根本区别。

前者强调孝道尊祖与和谐合作;后者则强调信奉神与自由竞争。

如果商朝一直传承,中国有可能变成更接近西方式的社会。

可是周朝建立了,他没有继承商王朝的衣钵,几乎全面否定并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文明结构。

于是中国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儒家文化圈。

……

周礼很复杂,但核心很简单,就是和谐有序。

但在我看来,最根本的核心其实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被破坏了,整个周礼其实就崩溃了。

从周礼的破坏程度,就可以管中窥豹,见证周王朝的衰落。

西周周孝王篡位,正是西周衰落的开始。

公和执政,历王被逐进一步破坏了周礼。

虽然诸侯不听话了,周礼被破坏了,但西周王室还是很强大的,保持着对诸侯的威慑力。

周礼也基本被维持着。

真正让诸侯背离,彻底不给周王室的面子,把周王室当成吉祥物。

把周礼破坏殆尽,臣弑君,子杀父,兄妹乱伦,诸侯彼此混战,杀人如麻的时代,是东周。

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这段历史将是本书重点内容,主要以春秋早期诸侯小霸开始。

进而讲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这将是本书的主线。

一些无足轻重或者在历史上几乎没起过什么作用的诸侯国和人物,尽量一笔带过。

此时在叙里大体说一下。

一般不对历史感兴趣,只在课本上读过历史的朋友,大多也就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字。

至于五霸怎么称霸的?

战国七雄怎么在几百个诸侯国中厮杀出来的?

大多都不清楚,要么就是看了一些历史背景的胡编乱造的影视作品,反而更混乱了。

其实,这里面不为人知的东西太多,哪怕系统读过这段时间历史的朋友,也不能发现其中一些东西。

毕竟历史只是记录发生的事,为什么发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基本上没有。

有的话也是那些老掉牙的腐儒式分析和见解。

最典型的错谬就是,把夏商周定位于奴隶社会,把秦大一统后到清朝这段时间定为于封建社会。

封建封建,分封建国,周王朝可以说是最典型的封建社会。

秦以后依靠着官僚体系中央集权控制治理国家的社会已经和封建半毛钱关系没有,早就进入帝国时代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