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晞儿(2 / 2)

黛秋颔首,自家姐妹北抗胡羌十余载,鲜能回归,此番有机会回来,她自然是欣喜不已,当即拉住樗雨的手,殷切问候着:“此番预备住多久?尤华和青儿也一起回来了吗?”

“此番青儿回来便不走了,过些时日送他去青鸟书院。华哥却是没回来。胡恺泽死了,华哥要留下来整编部队,坐镇白玉关。”樗雨一边说着,嘴里的吃食不曾停止,很快,一盘点心就消灭殆尽,“黛秋的手艺还是一样的好,你做的点心我吃多少都不会腻。”

说完,樗雨看向月洞(院落用作隔断的圆形拱门),手指在桌面上轻弹,回首笑着开口问道:“方才见巧儿匆忙外出,不知是为了何事啊?”

“前阵子赤水旗的贼人觊觎重明玉,行窃之时被卫军发现,挟了那丫头做人质。老仇假意放他们离去,却派了两队青霖军一路追随,最终夺回了巧儿和重明玉。可谁知……”黛秋叹了口气,晶莹如玉的脸颊在冷风中略微有些发红,带着疼惜之色,“谁知在返回路上被截杀了,青霖军无一生还,只有巧儿机缘巧合之下,带着重明玉逃出,被一名少年剑客所救,如今方得无恙。”

“重明玉?查出是谁了吗?”樗雨面色如常,手指轻扣桌面,本就细长的双眼眯成一条缝,越过黛秋看向远处的天空。

“唯一正面与他们交锋的人便是那名剑客,蒯菅。如今他还未曾归来。”说着,黛秋叹了口气。这些日子别说打探其来历,就是见,都没有人见过他们。

樗雨起身朝外走去,干脆利落。浓密的大雪从她身旁滑落,没有丝毫落在身上。

“敢动巧儿,他们该死。”院落中只留下一句淡淡的话语回荡,却不见了深青色的身影。黛秋回过神时,只看见凉亭的石桌上,方才樗雨落座的地方,有两道深深的指痕。

……

“蒯公子,若按你这么说,岂非所有人都该是王公贵族,又有什么人来事生产呢?”屋外,晞儿蹙着眉凭栏看雪,她的身后不远处,蒯缑坐在小马扎上,眉宇间带着一丝向往与希冀,手里拿着一本书卷,却没有看。包裹行李是当日被苏家的卫兵一起带回来的。连同师兄的包裹也带了回来。但卫队寻至时,却已经不见了师兄的踪影,想必是师兄怕牵连自己与巧儿,故意远离了这边。

听着晞儿的话,蒯缑没有开口反驳。他有心再说些什么,却只是归为一声轻叹。此前他与当代大儒杜泓坐而论之,却最终是无法说明白。今日心血来潮,信口说了些许又被晞儿驳回,他心中也是有所预期,只当是打发时间了。杜泓都不能理解的事情,若是硬要一个不如自己大的小姑娘去思考,无异于强人所难,别说这是第一次相见,就是熟识之人,也并不妥当。

“你叹什么气?读书人当好好做学问才是,整日胡思乱想,只能是庸人自扰。这世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你若是想改变,更得好好读书。”晞儿还以为是他词穷无法反驳故而憋屈叹气,当下开解道。

“晞儿姑娘,你的理想又当是什么?”蒯缑自然不是憋闷或者失落,抬头笑着反问道。

一问之下,晞儿愣住了,片刻后,回转身来,粉雕玉琢的脸上带着一丝不豫,眼神中藏着狡黠的神采,嗔道:“哪有人初次见面就问这种问题的?书生都是如此吗?怪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