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邀战26(1 / 1)

闻言,蒯缑也是摇了摇头,轻声说:“缑同样不知。此话本作者名为罗贯中,缑有意查找,却从未寻得只鳞半爪。恐怕是他国传来的故事。”长时间的讲话让他嗓子有些不舒服,这时说起话来却是有些沙哑。

云雀山庄典籍浩如烟海,均有别于寻常经卷。其中学派众多,各路思想交融碰撞,俨然已形成一座瑰丽而又别具一格的文化殿堂,令人默叹其恢宏壮阔。为此,他不止一次去问先生来自哪里,先生笑而不语,只是抬起羽扇,指向东方。

在《大周风土地理游记》中他查阅到,大周东临东海,据传说大洋另一边有着另一块大陆,其上同样诞生了文明。在其他史书上也有着一些残缺隐晦的记载,这些国家曾与大周有过一些往来,却无法从其中推测彼岸的国家与文明到底发展到了何等程度。但在蒯缑心中,许渊先生有很大的可能便是来自东方大陆,只是往事不愿回首,这才避而不谈。

“他国传来的故事?”赵堇晞疑惑地重复了一遍。仇思巧和杨忻或许没什么感觉,她可是很明显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大周东南临海,往北便是游牧民族,东北盘踞着满人部落,三百年前那乌列支王率部脱离大周,自建国家名为满族,至今已蔚然成势;西方横亘了一座巨大的禅隐山脉,至今无人可以跨过;而西北则是楚国,国力强盛,与大周交锋不断,彼此侵占土地,进退往复。自此往北便是冻原与冰川,并无其他国家。若是往南,则为无尽的丛林泥沼之地,瘴气弥漫,不得通行;而西南方向的丘陵中,则是罗布着不少蛮族,民风凶悍,前朝曾屡次折戟。所幸蛮人恋守本土,这才使得大周数百年来并无蛮患。

如此计算下来,却是可以发现,蒯缑口中的他国,却是无一可以对应。撇开轻于书面传承的胡羌之族与南蛮部落,毗邻的国家势力只剩下了满与楚,然而前者本就是从大周分化而出,后者与大周交锋多年,彼此的民族文化早已有所融合,算得上是知己知彼……这样一来,却是有些难以自圆其说。

许是看出了赵堇晞脸上的怀疑,蒯缑淡淡一笑,解释道:“缑也是这么想的。这些故事许是来自东方。”

赵堇晞顿时恍然。若来着那个神秘的东方,便合理多了。当下,她深深看了一眼蒯缑,赞叹道:“蒯公子当真是博闻强识,居然连东方的故事都能信手拈来。”

“赵小姐谬赞了。缑也是机缘巧合得见,只当闲趣了。”蒯缑顿时又红了脸。明明是自己消遣时才看的话本,如今却赢得了旁人称赞,真是忝然。再者,要真说厉害,也是许先生厉害,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是先生曾无意间提起他不喜被旁人知晓,故而此间无法讲其来源说出。

“小姐,公子,夫人唤你们去前庭。”外面有丫鬟扣了两下门。这时蒯缑抬起头看了一眼日色,大约只有巳时下二刻。“有没有说是什么事?”仇思巧开了门,一阵冷风从外面扑进来,驱散了几人温黁的困意。丫鬟摇了摇头,垂目顺眼,脆生生道:“并未交代,婢以为是乔公子到访的缘故。”闻言,仇思巧面色一变,有些古怪地笑了一下,跟随出来的杨忻却是微微蹙眉。

“怎么了,巧儿姐?这位乔公子难道是有三头六臂?”赵堇晞却是浑然不觉,颇感兴趣地看向仇思巧。在她印象里,这位巧儿姐姐一向心怀甚大,从未如此失态,由此可见这位乔公子或许有些古怪。

“呃……”仇思巧有些为难,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解释,杨忻接过话茬,也只是淡淡一笑:“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几人来到前庭,果然见到一名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一身青色练功服站在正庭,身姿挺拔,神采飞扬,正在讲说什么。走近了,隐约可以听到一些剑道、比试之类的字眼。

“娘。”仇思巧唤了一声,陈琰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没有上前掺和他们讲话,此刻赶紧朝女儿几人招招手。走近了,仇思巧这才看向不远处的乔公子问道:“娘,这神经病什么时候回来的?”出乎意料的是,陈琰居然没有恼怒,只是白了她一眼,朱唇微启:“就是今早,想必是刚听说云昭在咱家就马不停蹄赶过来了。”听母亲这么说,仇思巧摸着下巴眯了眯眼,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道:“正好让云昭大哥好好教训教训他。我看云昭大大哥是个狠人,这次估计能多消停一阵子了。”

“可是……”杨忻看着蒯菅的白衣身影,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轻咬薄唇道:“云昭大哥毕竟是经历了几天的追袭鏖战,昨日刚刚回来,还没好好休息,也不知能不能打得赢他。”

“却不知这位乔大哥是什么境界?所擅长的又是何种武功?”蒯缑目光微微闪动,看向仇思巧。他并不呆傻,知道陈琰可能对自己有些成见,于是越过了长辈,直接询问仇思巧。他倒没注意,陈琰并未因他逾矩的失礼举动而显出愠色,却不知是为何。

“怎么,你又不懂武功,即便……”还没等仇思巧打趣两句,杨忻抢先开口道:“这位是通判乔嵩大人之子乔翀,自幼习武,性子争强好胜。此番定是知晓云昭公子再次,才特来挑战的。”

对此,蒯缑倒是并不意外。毕竟早在师兄十多岁的时候,全乾州慕名来挑战他的人都能在舞阳城外排队三里了。只是师兄出手必伤人,轻则半个月下不了床,且无一败绩,随着时间流逝,也就没那么多人敢随便来挑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