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这世界真的会好吗25(1 / 2)

“那接下来又当如何?难道真要任樗雨回京述职?万一陛下要她解符相授,难道真的眼睁睁看着那些宦党之人得势?”陈琰一拍桌子,一双美眸怒张,俨然忘了自己娘家是当朝大公,素来亲近党臣的。

仇沁苦涩一笑,轻抚陈琰素手,眼神中闪烁着动人的坚定,目光落在面前茶杯中,柔声说道:“一朝事天子,终生为周臣。既然陛下召见,为臣者自然要谨遵圣旨。我等殚尽竭虑苦心筹谋,终究是为了匡扶大周,而非举兵造反。我辈之兵,也是陛下之兵,若陛下要,给了便是。忠君之道,如此便是尽头。”

“那阿青呢?陛下这么做,就不怕寒了戍边将士的心吗?”陈琰再次开口,眼中仍是挥之不去的忧愁。樗雨姐姐这次可不是独自回来,而是带了自己的儿子尤青同返,且要将其送至青鸟书院。这青鸟书院又是什么地方呢?是大周的童子科,专门培养孩童与少年天才。此举便相当于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天子眼皮子底下当做质子,让陛下安心,同时也堵住某些人的嘴。

“圣旨里只传唤我一人回京述职,送阿青去青鸟书院是我跟华哥商量的结果。阿青从小便在军中,总也不合适。我与华哥都是武中粗人,想借此机会让阿青入学,以后不要再走我们的老路,来北疆从军了。若是此番计划顺利,有这大杀器在,估计不出五年便能平定北方。届时北军解散,将士们卸甲归田,阿青当时不过十五六年纪,现在若是不入太学,恐怕到时候也很难有更好的去处。”谈及未来与儿子,仇沁的脸色好看了很多,不再是一脸苦涩。

“若不顺利呢?阿青若是留在京城,会发生什么事情你难道不清楚吗?他是你们的骨血,你们的亲儿子啊!”陈琰不顾形象,身子前倾,丰满的部分挤压在桌面上却浑然不觉,焦急道。

“不会失败的。”仇沁神色漠然,放在桌上的右手紧握,指节发白,“值此风云际会,又有天时地利,外有胡羌内乱,内有三万青霖军、五万白貉军蓄势待发,如今又得神兵利器相助,待得春分节后出兵平北,精兵强将对散兵游勇,优势在我!”

看着自家姑姐如此决绝,陈琰知道她是心意已决,准备孤注一掷了。她仔细思索了一番,颓然发觉这确实是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了。羌人内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按照如今局势发展下去,大周京畿势力与戍边军之间的矛盾会愈演愈烈,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有大规模的分化与内耗产生。若是不及时出征北伐,可能会坐失唯一的机会。

“此番北伐,不成功便成仁。若是能一举平定胡羌,则可北出白玉关,占据天印山,建立天关,作为钉入西楚与东满交界的一颗楔子,进可左右袭扰,退可据险而守。在天印山后,便设通衢,资粮通往,一路畅通,再无忧矣。”仇沁以手指蘸茶水,在桌子表面勾画出一道道痕迹,描述着构想中的战略图景。

一席话毕,众人心里皆升起一股斗志,一种对于成功的渴望,甚至几乎扫去了方才对于失败的想象,脑海中只剩下了拼一把的念头。

蒯菅回过神来,心中暗自感叹,不愧是大将军,只凭一席话便能鼓舞士气,镇定军心,当真不凡。看着眼前指点江山,气势如虹的仇沁,蒯菅心中不由升起了『巾帼英雄,本该如是』的想法。只是想到一些事情……他的目光便又暗淡下来。

“若不成功则阿青必死,你与君安难逃清算,北军恐怕也要因此而大清洗。白玉关可还守得?这件事无人关心,朝堂上只有君臣和睦,京畿中照旧歌舞升平,沙场枯骨再无人问津,方此,何如?”说完这些话,陈琰有些疲惫地伸手扶住额头,看向杨谏安,“信平大哥,快劝劝她吧!难道你就忍心看樗雨一家家破人亡吗?若是阿青不入京城,结果总要好一些。大不了入东海,据说东海深处有他国之地,一家三口还是可以圆满生存下去。”

“这世界真的会好么?”良久,杨谏安神色间带着一丝疲惫,缓缓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