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连锁反应(2 / 2)

盘古军击败贺鲁花的时间是六月下,距离秋收不到两个月。

战端一开,不仅仅是军队之间相互厮杀,各方还需要消耗海量的粮草军械等物资,而要把这些东西运到前线则需要征调大量民夫。尤其是实力最弱、相互之间战事强度又最烈的北魏和后秦两方,征调的民夫数量严重影响了即将到来的秋收秋种。

一直窝在山里消化俘虏的唐笠通过定期下山打探消息的斥候的报告了解了一些情况后,立刻想到这下秦人百姓要遭大殃了!

太行山下的战火很大程度上帮助唐笠极大的加快了对三百多俘虏兵的消化,因为这些人已经彻底没有了任何其他出路。

此时的铜川县已经变成了羌军的后方,逃下山就是去送死。再说山上两次反围剿缴获的军粮十分充足,足够四百多人敞开肚皮吃上三四个月了。如果取消高强度的训练,只保证最低食物供给,坚持一年半载也勉强够用。

这种情况下这些新俘虏的官军就算还没到死心塌地跟着盘古军干的地步,私逃的事情是不会干的。

而在基础训练和新屋建设都完成以后,这些人对盘古军的归属感也进一步增强了。

唐笠没有建立新队伍,而是把这三百八十七名俘虏打散原有编制后分散补充进了盘古军原有的各队之中,然后一刻未停的带着他们开始和老兵们一起进行进一步的训练。

郑大、大春和齐大毛的第一、二、三队分别扩充到了一百三十人,按照此时通行的、承继自秦军的编制体系就是一个加强的百人队,有两个五十人的满编屯和一个不满编的三十人的亲卫囤。

队长按照通行军制中的叫法改称百将,兼任亲卫屯屯长,副队长改称假百将,兼任第一屯屯长。

唐笠这样做其实是不利于基层军官培养的,但鉴于新加入的俘虏兵相对老兵数量太多,为了加强控制唐笠还是决定暂时先这么做。

老桩的第四队正式改称斥候队,人数扩充到了五十。唐笠将所有新人中会骑马的,无论骑术好坏都调入了斥候队。原先老斥候队中不会骑马的,唐笠也要求他们尽快跟会骑马的新兵学习。

唐笠特别看重斥候队,或者说是十分重视情报工作,认为这是建立战场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清醒的明白之前两次在山中的反围剿作战靠两条腿还可以,以后下山在平原地区作战,不会骑马可就做不好侦察任务了。

唐笠自己的亲卫队变化不大,只扩充到了十七人,被他重点关注的李程和梁栋也在其中。

唐笠一早就看出了这两人和其他俘虏的不同,将他们两人留在自己身边一是为了防止他们在基层部队拉山头、搞串联;二是想要就近跟着他们了解和学习这个时代正规军的信息和规矩。

唐笠从没高估过自己脑子里那点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军事知识,因为他知道那是适用于热兵器的编制和作战体系,再说自己也只是了解一点皮毛而已。

唐笠还真心认为这个世界的北方混战了两百年,各方势力的军制虽然也有区别却大同小异,只能说明这就是最适合这个时代东西,自己没必要也没那个本事轻易改动。

而这两个看起来暂时还算让人放心的前北魏正规军的基层军官也不怎么让唐笠担忧其忠诚。虽然谈忠诚可能还为时过早,反水方面的忧虑却实在不大。

因为他这段日子从俘虏口中了解到,在北魏的控制区域内秦人的地位很低,军中秦人士兵虽然通常占大多数,但绝大部分都是大头兵,军职升到李程这样的百将就已经到头了。再高一级的五百主压根儿就没有秦人,全部都是突厥人。

唐笠倒也不是全凭猜测而百分百的冒险,他私底下也向很多底层俘虏打听过两人的情况。

李程原来和梁栋在原本的军中就是一起的,梁栋是李程手下的两个屯长之一。

唐笠对这两人被俘的情景印象很深,因为直到最后他们身边都还有士卒没有彻底溃散,说明他们在士卒心中还是颇有几分分量的,自身的本事应该也是有的。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这两人以前在北魏军中都是作战勇猛之人,也都是身先士卒之辈,若论军功早就不应该是之前的职位了。可惜作为秦人,还是朝中没什么背景的秦人,百将就是他们的天花板了。

也是因为两人家中没有背景,所以纵使军职都是自己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在北魏军中始终不受重视。不然也不会被安排在防线最东边、最不受重视的贺鲁花麾下。

如此出身的两人纵使因为心里对被俘投降有些不好接受,可能还会因为心忧家人所以不如其他人那样容易接受投降,但太强烈的抵触能看出是没有的。

主要原因还是那个。

留在这里,突厥人可能还会以为他们是战死了,不一定会为难他们的家人。要是逃回去,那就是败兵,逃掉的主将贺鲁花要是再不要脸的往他们身上推点责任,家人绝对会更惨。

再说,如今后秦军打过来了,他们就算想逃也无处可逃啊!

因此两人一直都很老实的,无论真正的心思是什么,所有行动还是十分配合的,积极性说不上高却也绝对不低。

刚开始的时候两人还在心里觉得唐笠所说的一视同仁也许是故作姿态,可后来发现并不是那样。一段时间下来,两人对盘古军尤其是唐笠这个头领的认可也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

被编进唐笠的亲兵队之后,两人的本事纵使没有倾囊托出,也为盘古军的训练实打实的提供了不少帮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