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对话至圣先师(二)34(2 / 2)

【韩宇:下一句是‘父母在不远游’,后人的解释是:父母在的时候,就不能前往远方。】

【至圣先师孔子:谬论!简直是荒谬至极!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而且也不是说不能前往远方,它的意思是:出去也没关系,要有理由,去哪儿,干嘛去,什么时候回等等,要告之父母,且要将他们安顿好,完全不用在家,啃老就更不对了。】

【韩宇:这句话其实也是一个断章取义的错误!】

【至圣先师孔子:对,也不知道是谁这么会断句的!气死丘了!】

【韩宇:夫子莫气!不值当!还有下一句‘愚不可及’,现在说一个人很笨,大概以为这是个合适恰当的形容词。】

【至圣先师孔子:并不是这个意思,不过当个形容词也可以,仔细揣摩的话也对,不过这句话的原意是我当时是在评价宁武子的时候说的,是指装傻充愣,说他处世有方,大智若愚。这种“愚”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韩宇:原来如此,多谢夫子解惑了,接下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后人理解的意思是:认为父亲为儿子隐瞒罪行,儿子为父亲隐瞒罪过。】

【至圣先师孔子:这句话怎么说呢,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吧,我对此的评价是‘直在其中矣’,我认为,如果父亲犯了罪,儿子去举报,这种看似大义灭亲的行为,有悖人伦。如果连父子之间都充满怀疑,那社会将会陷入尔虞我诈的境地。

我并不鼓励互相包庇,他主张要考虑亲情,做出合乎人情义理的行为才是“直”道,主张的是无论是父子谁犯了罪,另一人应该鼓励他去自首。】

【韩宇:这应该是时代的局限性!放到我们现在,这种事情也是没办法的,毕竟亲情不是说割舍就能够割舍的,更何况是父子这么亲密的关系!】

【至圣先师孔子:没错,不过你们后世真的有父子一人犯罪,另一个去举报的吗?】

【韩宇:有的!而且还不止一例!我简单的举个例子吧!

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执法者部门,也就是你们时代的捕快一类的,接到一个少年的报警,说是在家里发现了他父亲吸du!这个du品大家可以看成是一种成瘾性很大的药,而且对人体非常有害,长期服用会短命乃至于死亡!执法者部门迅速将其父亲抓捕归案!】

【至圣先师孔子:无可厚非!】

【韩宇:是啊!那种东西危害大不说,每年执法者部门都会有不少执法者因此而牺牲,清朝末年就是这玩意儿打开了华夏的国门,让华夏民族深受其害!到时候我会给大家讲一下的,这东西造成了华夏民族的积贫积弱,导致我们任人侵略了百年,这百年的血债累累!所以华夏如今对于这东西一直都是零容忍!】

【至圣先师孔子:原来如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