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对话至圣先师(二)34(1 / 2)

【韩宇:第二句叫做‘以德报怨’,后人理解的意思是认为以德报怨更能显得人宽宏大量。】

【至圣先师孔子:丘,也没说过这句话啊!丘的原话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意思是:别人对你好,你要用感恩的心去对人,而别人对你使坏,你也要理直气壮正大光明的对待,绝不是姑息和纵容。】

【韩宇:夫子莫气,这都是后人曲解了您的意思,这不是找您老人家亲自讲解了嘛!】

【至圣先师孔子:唉~,其实丘也明白,一句话传承千年,无论是什么原因,它的意思肯定是会改变的,丘今天就挨个解释下吧,免得后世之人因为被曲解的东西而受到损失。】

【韩宇:夫子大义!那就继续,第三句是‘三思而后行’,后人的解释是做事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之后再去做,不然的话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至圣先师孔子:这句话应该是属于断章取义的误解,原句后面还有一句‘再,斯可矣。’,它的意思是:事情考虑两次就够了,想的太多、犹豫不决反而不好,墨墨迹迹耽误事。】

【韩宇:第四句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经过某些儒家学子的曲解,传于后世的意思是‘百姓只能用,但不能让他们学习’,不过后人经过深度理解,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推崇‘有教无类’的夫子,他一直以来是赞成广开民智,教书育人的,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

【至圣先师孔子:这句话应该是断句上的问题,原句的断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老百姓需要学习诗书礼乐,知道的就让他们去发挥,不知道的就让他们知道。说白了就是所有人都应该学习诗书礼乐,为实现天下大同的目标努力!】

【韩宇:明白了,多谢夫子!下一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经过有些儒家学子的曲解,这句话成为了封建时代的糟粕,他们解释的意思是:君权父权要达到极致!】

孔夫子他老人家听到韩宇这句话,气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韩宇很明显的看见夫子他老人家正在极力的忍耐心中的怒火,宋代开始的那些儒家学子真是够可以的,孔夫子这么温文尔雅的一个人,都被他们气成这样了!

【至圣先师孔子:不知道是谁这么说的!丘,可从来没有这样的意思!丘,原来的意思是:君主要做好君主的事情,臣子要做好臣子的本分,父亲要做好一个父亲该做的事,儿子也要承担起儿子该承担的东西,表达秩序的重要性,治理国家就是要做好各自的本分,每个人都要有各自的样子。】

【韩宇:明白了,不过夫子也没必要生气,这都是宋代及之后的朝代的儒家学子搞出来的东西,后世之人信得也不多。】

【至圣先师孔子:唉~儒门不幸!】

【韩宇:夫子,咱们继续还是?】

【至圣先师孔子:继续吧,丘,倒是要看看那些败类是怎么更改丘的话的!】

【韩宇:好吧,下一句是‘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在后世已经成了为人处世的标准了,虽然这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夫子的原意似乎也不是这样吧?】

【至圣先师孔子:当然,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一等人才,做事知道羞耻,出行能不辱君命。第二等是道德楷模,宗族里的人称赞他孝顺,邻里乡亲们也称赞他尊敬兄长,再然后,才轮到“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后面还有一句,“硁(kēng)硁然小人哉,是指认死理、顽固不化的人,勉强也可以算再次一等的人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