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知人善任78(2 / 2)

年轻时候的李光弼就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与严肃,他擅骑射,好读书,长于谋略,由此他得到了名将王忠嗣的赏识。

王忠嗣是唐玄宗的干儿子,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边将,一人独掌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他曾经断言:“李光弼必然会坐到我的位置上。”

与王忠嗣同时期的另一位大佬安思顺也对李光弼青眼相加,他奏请唐玄宗提拔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并准备将女儿嫁给他。没想到李光弼居然嫌弃安家姑娘,他托病辞官以躲避安思顺。安思顺的叔叔安延偃是安禄山的养父,因此,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弟。

那时候满天下的人都坚信安禄山一定会造反,除了唐玄宗。安禄山一旦举兵,安思顺很可能遭受牵连,这就是李光弼对安思顺敬而远之的原因。

及至倪金章长大成人,经媒妁之言,李楷洛觉得门当户对,欣然同意把自己的女儿李玉莲许配给了倪金章。为了让女儿赡养未来的婆婆,也就是狄仁杰的女儿,便早早让两个人结成连理。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打铁的儿子会抡锤,木匠的儿子会对缝。倪金章乃名门之后,自然一表人才。二人成婚真可谓珠联璧合,天作之合。

自从李光弼掌握兵权后,便任命倪金章做后勤处一把手。这个职位是个肥缺,与主子没有特殊关系的只能望而却步垂涎欲滴。即便如此,李光弼还是看中倪金章账口清,对所购粮草、被服等后勤军需工作一丝不苟。有时为了进到优质资源,他都亲自前往看个究竟,以防过期或掺假。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在井陉一个宿营地,李光弼为了探视和了解沦陷区一些真实情况,需要派一个心腹深入敌占区。他的军事策略,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为此,智囊团给他物色了好几个,要么是外地人,要么是本地人反应有些迟钝。

在这次军事会议上,倪金章挺身而出,他说:“此次任务我去比较合适,理由有三,其一,我是藁城人,小时候在老家住,对那里的环境比较熟悉;其二,这次作战,亟需粮草,常山郡地区是生产粮食主产区,像我的老家亩产粮食居全国首位,被称为‘粮食元帅县’。其三,也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礼节,那就是我母亲百天忌日,恰逢机遇不得不去。”郝廷玉不由地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李光弼对妹夫倪金章一再叮嘱道:“我相信你会胜利完成此次任务的,不过处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稳妥为上。”倪金章深情道:“请您放心!我会铭记教诲。”

此后,副将郝廷玉为好友倪金章饯行,并祝福道:“你这次去,可谓肩上的担子重,李帅让我给你配上几个保镖。”

倪金章连忙制止道:“这样容易打草惊蛇,我认为还是我一个人去比较稳妥。”

郝廷玉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希望你好自为之。”

最后,倪金章与郝廷玉一饮而尽,骑得一匹白色骏马向辽阔的平原常山郡飞奔而去。他的身后,西边的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红灯笼挂在空中,叆叇由绚丽多彩渐渐露出一丝青紫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