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再度出山(1 / 2)

公元721年仲秋的一个晚上,是夜皓月当空,唐玄宗李隆基召幸杨妃侍寝。杨妃在景云年间(710年七月—712年正月,三个年头,是李隆基父亲唐睿宗李旦的年号)怀上了李隆基第三个儿子,斯时,太平公主频频对她进行攻讦,李隆基慑于姑姑太平公主淫威,不得不让杨妃堕胎以求平安。为了堕胎,杨妃找到宰相张说商量这件事。张说看出了端倪,便劝说李隆基另谋良策,无论如何也要生下这个儿子。此事办妥后,杨妃对张说感恩戴德,时时铭记于心,总想回馈这个贵人。

当夜,杨妃与唐玄宗共枕眠之际,便趁机对皇上吹起了“枕边风”,说好长时间没有见到过张说,是不是遭人排挤,还是有什么不测?唐玄宗心里“咯噔”一下子,心的话:可不,张说受姚崇排挤,被贬地方官好几年了,不知道现在张爱卿生活状况如何?杨妃一个劲地恳求皇上要好好对待张说,人家还是咱家的大恩人呢?唐玄宗为了尽快入戏也为了安慰杨妃,便答应道:“爱妃放心,不久以后朕会让你见到恩人张说。”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话并非空穴来风。就在这天晚上,唐玄宗梦到了张说,梦到了张说形容憔悴,旅途坎坷。梦中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心有戚戚然。

公元713年年终岁尾之际,因政治需要,姚崇出任宰相,将“老对手”张说贬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并放言:“有姚某一天在朝,他张说靠边站。”

后来,张说又贬为岳州刺史。期间,张说处理完地方政事后,常常回忆起那些一同患难的革命战友们,对逝世的李峤、郭元振、赵彦昭、苏瑰以及魏元忠五位士大夫给予沉痛悼念,并赋诗进行深刻缅怀。张说与苏瑰的儿子苏颋是当时文坛领袖,诗坛巨擘,张说封燕国公,苏颋封许国公,被誉为“燕许大手笔”,二人主张“崇雅黜浮“,以矫正陈、隋以来的浮丽风气,讲究实用,重视风骨。张说与苏瑰苏颋爷俩交往深厚,彼此书函往来,诗词唱和恰似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公元716年闰十二月,苏颋升任宰相,身居高位,也不忘记贬为外地的老友张说。他总是找机会想法设法请求皇上把张说调进朝廷供职。一日,苏颋兴冲冲地对皇上禀奏道:“陛下,燕国公张说有新作要呈上。”唐玄宗阅罢,颇受感动,情不自禁地吟哦道:

岳州作

夜梦云阙间,从容簪履列。

朝游洞庭上,缅望京华绝。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热。

重欷视欲醉,懵满气如噎。

器留鱼鳖腥,衣点蚊虻血。

发白思益壮,心玄用弥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