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鞠躬尽瘁(2 / 2)

倪若水重病突发前,听老家捎信人说其弟弟若谷因公出差而不幸罹难的。他眼含热泪目光呆滞,一直喃喃自语叫着弟弟的名字。若谷是藁城知县,前任是父亲倪基,父子俩在当地勤政为民方面,被当地老百姓交口称赞心神敬佩。若谷的儿子倪彬,传承倪氏“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家训,孜孜不倦博览群书,熟稔四书五经。他走上科举之途,一路上从童生、秀才、举人到进士高奏凯歌不辱先祖之遗德。此时,倪彬正在扬州做刺史,勤政善政步倪若水后尘而功德节节攀升。

倪若水得的是温症,加上这一噩耗传来,致使他雪上加霜,病入膏肓。倪彬处理好父亲丧事后,从藁城倪庄马不停蹄来长安永嘉里看望叔叔。

倪若水躺在床上,形容消瘦,一旁的妻子倪狄氏不时照顾着心爱的丈夫。倪彬的到来,让倪若水激动不已,几近哽咽着,他试图用力坐起来与侄子说说话。倪彬连忙上前安慰叔叔躺着说话也挺好。倪若水紧紧地攥着侄子的手,久久不肯撒手,声微道:“我恐怕不行了,我走后你婶婶还有金章银珠两个未成年的弟弟,需要照顾。”倪彬红着眼圈对叔叔说:“叔叔,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的。”

最后的日子里,倪若水不时叫喊着“亲爹呀!”“亲娘呀!”,半夜里,夜静人深的时候,这种声音令人心悸。也就在这段日子里,倪彬被皇帝诏到京城勤政。唐玄宗不时派遣使者前来慰问,并送上绫罗绸缎以及不菲的金钱。

倪若水躺在床上,好几天不进食了,只是勉强喝水维持着生命。那日头晌午,倪狄氏连喊了丈夫好多声,不见一点反应。等郎中赶来时,倪若水已寿终正寝驾鹤西游而去。闻讯而来的在前好友蜂拥而至,为这个大唐良吏默哀。开元七年(719)正月,即收到皇帝诏书没有多久,倪若水就在长安城永嘉里逝世。

倪若水逝世后,他的衣冠埋在了他功绩卓著的汴州之邙山上。那里的人们闻讯“倪青天”逝世后,遂建立祠堂,供上倪若水画像,以志铭心刻骨。

倪若水逝世后,唐玄宗伤心不已,感觉一块明镜一个良吏失去了,国家大厦离不开栋梁才呀!倪爱卿功不可没。随后,唐玄宗下诏,寻访调查倪若水子孙的情况。

就这样,倪若水子孙世受国恩。其中,儿子倪金章自幼爱习武功,功夫深厚,被皇帝擢升禆将,跟随名将李光弼治军。

当倪若水棺椁在藁城倪庄下葬时,天降滂沱大雨,好像在为这个“倪青天”哭泣吧!他的墓周围是石羊、石马、石像等,外围是青松翠柏,氛围森严。墓碑上镌刻着:故唐朝尚书右丞倪若水之墓。正如其墓志铭记载:公讳泉,字若水,中山藁城人也。其先出自郳国,为鲁附庸,厥后因而命氏。六国时有倪良者,能x诸侯之兵,盖赵人也。曾祖护,祖范,考基,执德不回,并为君x,立诚可久,是为贤人,其道不出于户庭,厥声俾休于代嗣。

公生而含灵,幼有成德,年有七岁,口诵万言。诗书礼乐之英…………之妙。曾未弱冠,声已芬于河朔矣。

有生前好友、宰相张说题词。

返回